发行的银币有收藏价值吗?

云水怒云水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事实上,在钱币领域中,还有一种币种被称为“银币”,即由造币厂依照规定规格设计的图案刻制成的银圆,又称“元宝”。这类银币,虽然名义上是银币,实际上是一种仿银元钱的仿币。那么,为什么又称之为银币呢?这主要有三个因素:

1.这类银圆实际上是以银元为模本而铸造的,与所谓的一元银元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在币面上有面额“壹圆”或“贰圆”字样。其面额表示法与银元完全相同。

2.这类银圆的外形与银元颇为相似,边有圆角,中间的图案多以梅兰竹菊之类的花卉为主。

3.银元的发行最早也最有影响,老百姓把其他银圆都称之为“银元”,这类银圆也就被民间称为“银币”了。

从清末到民国,社会上一直流通着两种银圆,一种是以朝廷名义发行的“袁大头”,面值一种是1元,一种是10元;另一种是类似于英帝国所铸造的10便士的样式,有花有鸟,民间一般称作“英国拾便士”。以英国为代表的外国银圆主要流通于大城市,以清代仿英国厂币为最多,民间统称“洋钱”,官名应为“银元”,因“元”与“圆”读音相同,而得以“袁大头”为名。至于“银元”之名,在解放后仍然使用,规范的说法应该是“近代银本位币”,此乃与我国原有银两制度相区别。

在这两种系列中,比较通行,民间铸毁最多的还是袁大头,英国造币厂币很少为国人所见,所以真品极其珍贵。

银圆和铜版是清代在铜币、银元时期同时流通于市场的两种不同币材的币种。铜圆又称铜币、红铜钱,材料为红铜,币面文的篆书和隶书较多,洋词较多通行于广东、福建、江苏、浙江、湖南等省。银圆又称银元,是银质的币材,上缘多为“省造”二字,钱文楷书或楷篆并行,加译音外国词的较多。两种铜币皆铸有正面中央为一矩形空洞,称为“孔”的,有“两”、“钱”、“文”等标识;背面均为蟠螭纹。两类铜币的正面均为本地铸厂名,反面均为蟠螭纹,有的有“宝”字,或“某局”、“某厂”等。广东铜镜厂所造的铜币即以“通宝”为反面主题。

然而,这类仿外国的银币,大都带有明显的西方美术雕刻的气息,不像人民币那样端庄,比较而言,它的艺术性更胜一筹。从造型到图案无不从西画中汲取营养,这就为中国艺术家所仰慕,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品中的佼佼者。

在清代纸币发行之前(1935年),钱银贸易中主要行使的是银两和金银铜币。银两有常规的银锭和银饼两种。银锭又称元宝,由于银两是法定货币,其外形就与一般民间使用的银锭有所不同,称为“规铸银锭”,由官造币厂铸造,有样式,重量有规定,正面除满文外,还铸有重量及炉龄。“元宝”为俗称,因为清代有规定,每百两银要折合成钞五十两,“五十两银即称银元宝”(见《敬梓堂笔记》)。银饼又称银片,为民间常见之物,银两来源大部分是白银提炼而得,有一部分是铜钱兑换而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