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八十八台币哪里能兑换?

能初丽能初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45年台湾的通货发行量(法币)确实非常巨大——比同时期的美国和苏联加起来还要多!但是,这钱大部分都没有流向市场(因为日本当时是战时状态,政府几乎垄断了一切行业),而是被用于发放军饷和采购军火。

这些没有流通的法币其实相当于“财政预算”,它们的购买力只限于政府内部支出;而一旦政府开支超支(如购买军火)时,就必须从市场上融资(也就是增发货币)来填补这个缺口。在这种情况下,货币的发行量确实会迅速增加,但市场的货币流通量未必会增加很多(因为增发的货币有不少会被政府直接“扣下”不用)。这种紧急状况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一旦战局出现转机,情况就会立刻好转。尽管当时台湾的纸币发行量很大,但这种大量发行钞票的情况并没有长期延续下去……

其次,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直接财产损失超过620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估计在8000亿美元以上。作为受侵略方,中国抗战的损失要比日本大很多个数量级。相比之下,台日战争(台湾当局称这场战争为“抗日救亡运动”)就“小”太多了,台湾的损失主要在于人力损失(近20万人)和战争造成的民生困难,物质损失并不算太大(主要是日军抢劫造成的)。

最后,关于民国时期的通货膨胀问题,有几点需要说明:

一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的生产力远远比不上大工业时代,因此供给能力非常有限。

二是国统区(重庆等)与沦陷区(上海、北平等地)的生产力和物资供应存在大量“偷漏”现象(很多产能和物资不被记录在案,或者说没有被计入政府收支账目当中),这就使得通货膨胀更难控制。

三是1947年以后国共内战进入关键时刻,国民党一边打仗一边扩军,军费开支庞大,加上接收东北和新旧金三角地区的巨额开支,导致政府的财政极度困难,不得不加大印钞力度,于是恶性通胀开始了。

四是新金三角地区(陕西榆林)的石油开采是国民党的“特例”,因为当时美国的战略物资(钢铁、废铁、铜)出口限额还没到,所以中国的重工业建设(包括军工)还是得到不少支持,但这些开销大多被算作政府债务,而不是当期支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