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铭文砚谁有名?

通彤可通彤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代铭文砚,不仅数量多,而且文人学士参与题铭的多,从文人、官宦、商人到工匠、书铺都参与铭砚,这是明代所无法相比的。

明代文人学士在砚上题铭大都是自拟的,或自创的,反映的是文人墨客的情思。如罗洪先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唐伯虎的“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都抒发出一种不同凡俗的情怀,有一种愤激和反抗现实的情绪。也有表现自己志向的。如朱英的“清光直射玉壶中”,王艮“守默观空”等。明代文人数量虽比前代少,但学问博深,有相当的文化素养。在砚上题铭,或是自制的,或是借用前人的,但基本上都还保留着文人的风骨。

清代文人由于受清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和“文字狱”等残酷统治的制约,题铭砚者大多避实趋虚,用典、用成语者多,题铭砚之风气较前迥然有别。如宋伯豪的“以墨为池、以石为笔”,曹庭荣 的“石砚砚石石砚石石”,袁枚的“砚者研也”,李方膺的“宁方勿圆”等,都给人一种曲婉含蓄、明哲保身之感,似乎在砚面上刻上一个“藏”字更为贴切些。但也有借题文砚抒发愤激心情的:如吴昌硕题某砚:“砚上莫耽吟,慎尔笔可止。”吴大激题某砚:“天寒砚冰凝,何如磨铁研。”王澍题某砚:“砚非石,石非砚;石即是砚,砚即是砚。”又如乾隆所题“非石非玉非铜器,目作玉堂陈列观。”康熙“玉堂金屋,非身福所可常,砚田笔垄,乃我法其可忘”二首,均反映了作者在乾隆、康熙统治下,只能以诗书自娱和保全自己的一种矛盾心态。

清代铭文砚上题刻的诗文,有来自文人学士的,也有来自官宦、商人或工匠的乃至书铺的。文人学士多出自士大夫之林,诗文题铭质量甚高。如汪中题“天朗气清”砚:“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兮,大地浩荡。”其文其意都很有韵味;又如张问陶题“墨林”砚:“不墨林以砚,不砚林以墨。”这“不墨林以砚,不砚林以墨”即不墨与砚为一体,也不过分强调砚与墨的关系。清代一些文人在砚上所题的诗文对“砚”的命名,颇能体现题砚者自己的观点,颇能表达作者的情绪。

清代,文人学士数量虽不及明代,但官宦、商人和工匠的文化水平亦高于明代工匠,故其题刻在砚面上的诗文也有自己的风韵。如官宦如曾国藩题作“寿砚”:“寿砚之刻,寿砚之石。其石寿兮,无极而极之石,而余寿其永也。”又刻“寿砚”:“砚寿兮,而人亦寿矣,其寿也,而人永寿”等。或反映一种封建伦理道德,或是借砚抒发寿之意。商人如朱履素镌“四艺砚”:“砚之为用,水为之;墨为之,纸为之,水、墨、纸为砚,四用者砚也”等。工匠如朱克正所题“墨海”:“不墨林以砚,不砚林以墨。”再如刻者或书铺如陆维、李瑞元等也在砚上刻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