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代没有草书书家?
清代尚朴尚实的文坛主调,促成了经学与朴学的复兴和科举文字的刻板,这无疑给书法的发展套上了双重的束缚。在文字使用方面,由于科举八股文的规范,文字使用受到约束,字形变化小,字距行距规范统一,格式呆板。在书写用笔方面,由于经学与朴学的兴起,读书做学问的风气盛行,讲究学识学问,文人墨士们醉心于考证,埋头于书丛,很少有精力去关心书法艺术,他们写出来的书法作品刻板死气,死气沉沉,书法艺术的审美性和抒情性、浪漫性受到压抑,这使得清代文人丧失了草书的创作热情以及对草书艺术的探索与研究。另外,由于科举八股文被定为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它要求应试者必须使用规范字和中楷书法,使应试者为求生存计、功名利禄而不得不接受这一严规,这也大大削弱了文人书法家的艺术创新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清代草书的发展失去了广阔的群众基础,而仅被少数人掌握。
清朝统治者在立国之初便推行了文字狱,使广大知识分子噤若寒蝉,这在思想上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尤其是清初统治者大力推行满文,更使大批知识分子远离汉文化,对书法艺术更是望而却步。即使不做文字狱的考虑,封建知识分子大多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他们的最大理想是做官入仕,因此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钻研八股文和经学上,从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研习其他各种书体,草书这种“急遽迅发”、“逸笔”、“无拘束之心”的书法,与他们的传统儒学观念相抵触,即使有人学习草书,也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清代的书法理论,除了邓石如、刘墉和翁方纲论书涉及隶书和行草书外,其余的书论所论述的主要集中在楷书上,涉及行、草书的相当少,这种状况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行、草艺术的发展是不看好的,从而失去了理论上的促进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