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罐子底下是什么字?
据史料记载,1644年,顺治皇帝入关后,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清规政策,广大汉民奋起抗争,反清复明风起云涌波澜壮阔。乾隆皇帝统治时期(1736-1795),社会相对平稳。为笼络人心,消除反清意识,乾隆皇帝实行开禁政策,令清民剃掉发辫后可戴帽子,穿镶有“补子”的大襟宽袖长袍。汉民开始在腰间后侧加系一个装饰性的“盖裤儿”,即满清马裤上面的盖裤布(当时,满清以马背为家,人们长期跨骑使屁股坐蛋两边的裤子磨破,为以防裸露而做盖裤布),以示不忘剃头之痛。
清人入关之时,带入了宫廷使用的珐琅器皿制作工艺,推动了陶瓷业的发展。景德镇御窑场开始给宫廷制作珐琅彩饰瓷,“其瓷甚薄,彩甚鲜妍,几平透明,为最上品”。乾隆皇帝南巡至景德镇,见珐琅彩器皿精美高档,命设御窑厂并颁行官窑纹样,在官窑制作“盖裤儿”,定名为“罐子”。制作出来的“罐子”以御赐宗亲显贵、赏赐功臣为专责,平民百姓不得享用。
1796年2月,95岁高龄的乾隆皇帝正式禅位给皇十五子绵宁(即嘉庆皇帝)。在位长达63年的乾隆皇帝执政期间,国内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口激增,国家财富达到顶峰,史称“康乾盛世”即“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二次辉煌时期”。
乾隆皇帝退位后,嘉庆皇帝于1796年5月正式接位。嘉庆皇帝在位时期(1796-1821),由于乾隆皇帝长期执政,权倾朝臣,嘉庆皇帝长期被排斥于政务决策之外。嘉庆皇帝接位后,朝政积弊太多太深,无法下手整治,使他由心有余热、踌躇满志到无奈、悲凉、失望、恐惧。清朝开始走上没落败亡的泥潭之路。嘉庆皇帝执政期间,清朝开始走下坡路,连年天灾人祸不断,财政枯竭,贪污成风,外族屡屡侵扰。嘉庆皇帝在位15年,没等他把大清江山重整,于1820年驾崩(比乾隆皇帝整整少活了4年)。
嘉庆皇帝接位后,御窑厂对“罐子”的制作仍按照乾隆皇帝时的“内廷送样”纹饰制作。由于清朝已经由盛世逐渐转向衰败,御窑厂内的画工们对朝政的“内廷送样”已经无心思顾及,画工们在“罐子“内底处随意画上了一笔,以示完样。画工所画的一笔为“回”字拐,并有“富贵不断头”等含义。1796年秋,御窑厂将一批制作好的“罐子”解进京城,嘉庆皇帝接位不足半年,对“罐子”实物尚未见过,发现“罐子”内底处的“回”字拐有“天下太平、江山永固”等吉祥用意,十分高兴。
据《珠山八友》记载,由于景德镇离北京路途遥远,交通不畅,御窑厂的“罐子”到京城时已是寒冬腊月。在北京等候的江西景德镇人(有“御窑厂”烧画“罐子”的窑工,有“御窑场”做罐把的木匠,有“御窑厂”烧制“罐子”后去京城送“罐子和销“罐子”的商人)急于将御赐“罐子”交到宗亲官员的手上,以便换回银两回景德镇过年。当时,北京的冬天格外寒冷,冰天雪地。“御窑厂”烧画“罐子”的窑工们在寒冷的北京等待交货,十分着急,于是找到江西会馆(在北京的江西人自发组成的一个负责同乡事由的机构)求助。
由于嘉庆皇帝刚刚接位,对“内廷送样”的纹饰一时还没有来得及过问,没有对“罐子”的纹饰做出指示。“御窑厂”烧画“罐子”的窑工们找到江西会馆后,会馆掌柜的为了维护“江西窑工”的根本利益,也为了显示“江西窑工”的水平,就找了京城的几个“笔杆子”对“罐子”内的“回”字拐进行了“考证”,并命人刻下“富贵不断头”等文字内容。
景德镇的御窑厂烧画“罐子”的窑工在北京把御赐“罐子”解进宫中后,将御赐“罐子”交到宗亲显贵手中,并将江西会馆掌柜的转述的“御窑厂”烧画“罐子”的窑工请求“对罐子进行解禁并准许地方窑厂生产罐子”的奏本送到了嘉庆皇帝手上。
嘉庆皇帝当时正忙于接位后的政务繁忙,看到奏本上对“罐子”内的“回”字拐有“天下太平、江山永固”等大吉祥含义,高兴之余,就朱批:“民间瓷可仿烧”字样。从此,“罐子”正式解禁并可在民窑烧制。
由于清朝乾隆皇帝统治时期(1736-1795)是清朝的鼎盛时期,全国各地太平稳定;同时,官窑“内廷送样”到“罐子”解禁只有短短5年时间,所以,“罐子”制作的精美程度可与明、清官窑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