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砝码有铁的吗?

令狐瑶昭令狐瑶昭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有!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从英国输入了113箱制造火器的材料和工具,其中包括一个铁制100磅砝码和14个青铜合金砝码。同年十二月,造办处又进呈火器房砝码一件。

火器制作需要用精密的度量衡和计时工具等进行精密计算,从国外引进的这些度量衡器,由清廷造办处进行仿制和推广。

此后,火器制作中所需砝码,均由造办处仿制。如康熙三十七年四月十九日传旨:着照新旧大小砝码样式共做十件准装匣盛贮进呈。五月初八日库掌海青将制作的“做金珐琅铁制大小砝码”十件进呈。

此后,清廷仿制的英国铜、铁砝码,在火器制作中得以使用,这从清宫旧藏的制作于康熙朝的“铜镀金鸟雀时宪台”(又称“铜镀金鸟雀月台钟”)顶部置一个铁砝码(下照片)和“铜镀金鹿驮表灯座”顶端的一个256克锡砝码中可以得到验证。

康熙时制造的“铜镀金鸟雀月台钟”上部置一个铁砝码。

清宫旧藏“铜镀金鹿驮表灯座”顶端的256克锡砝码。

康熙帝曾用这些外国度量衡器为清廷重新定度量衡,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开始在制作天文仪器和火器的制造中使用外国制造的度量衡器,之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清廷根据传教士的建议,以法国的度量衡为标准,规定1尺=310.968 毫米,1斤=596.825 克,1两=37.3克。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又进一步以罗马的度量衡为标准,制定了长度的厘、毫单位,形成了我国度量衡的厘、毫制系统,成为清政府法定的标准度量衡,一直沿袭到清末光绪朝。在清末厘、毫制系统中规定:1斤=596.825克(《大清会典事例·度量衡斤两尺寸折算方法》),与康熙朝用英国度量衡为标准时规定的制式相一致。

由于西方科学技术随着传教士来华得以传播,清前期内阁和钦天监开始使用西方制器和度量衡进行天文历法的测量计算,其中大量使用西方制造的天文仪器和度量衡器,从清代档案和清代文物遗存中,我们发现,欧洲的度量衡砝码在清代皇宫、清代官营机构和私营商号均被使用。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乾隆朝“铜镀金宝瓶连珠自鸣钟”顶部置一个100克铅制砝码(下图左)。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只“清乾隆乾隆通宝”(上重8.756克)上有“1打拉克”戳记(下图右),“打拉克”的发音应为英文“dollar”的音译,此“dollar”应指美国的单位货币1美元,美国于1792年铸“银鹰”银币,1银鹰相当于1美元,重量定为371.25格令(即约23.235克)。此枚币重8.756克为23.235克的1/3,应该是1/3“dollar”,即该枚钱币重量相当于23.235/3=7.745 克。因此这枚钱币上的“1打拉克”是指重量为1打拉克,也就是7.745克,此“打拉克”为重量单位,不是货币单位。

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铜镀金宝瓶自鸣钟”上的一个100克铅砝码(左)和上海博物馆藏“清乾隆乾隆通宝”上的1打拉克(右)。

清代在广东、天津和上海等地均设有海关,清政府规定各关用于征收商品关税的度量衡器和砝码均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统一从国外定购。其中天津海关即使用的1磅(约合453.5924克)砝码。上海海关于同治十三年从德国购置了大量度量衡器,其中砝码就有168件。该关还于光绪二年从英国定购了2件砝码。这些度量衡和砝码也影响到中国沿海地区的社会生活,比如上海的一些商店就使用海关的度量衡器进行称量买卖。一些度量衡和砝码流向社会后,被一些商号和银楼使用,现藏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一枚制作于1915年“德昌泰”商号使用的一个1000格令的纯银砝码(即相当于1盎司银子),应是该商号从上海道台衙门购买的(此为英国的度量衡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