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最早的古币是哪些?

邹艳励邹艳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代古钱包括清代自铸和明代遗留的古钱。清代自铸的古钱,面文均为“通宝”,背面铸局名,如“宝泉”、“宝源”等。局名两字为直列,其下有一或两横(表示该钱文经过皇帝审定),钱体厚重,制作精良。清代铸钱分部铸、局铸两种,部铸钱有“宝泉”、“宝源”,铸于京师。局铸钱共十局,分设于十省,面文有“宝汴”、“宝巩”、“宝武”、“宝赣”、“宝南”、“宝苏”、“宝浙”、“宝东”、“宝西”、“宝晋”。

清代铸钱多铜质精良,钱面文字精美,与历代相比,在形制特征上显得格外突出。特别是部铸钱,其钱文大多出自皇帝亲笔,如康熙皇帝亲笔的就有“宝泉”、“宝源”、“宝昌”以及“镇库钱”。“镇库钱”是皇帝谒陵时用的随葬冥钱,面文为“宝云通宝”,分金、银、铜三种材质。此钱在泉界有“北方铜钱王”之称。由于清代帝制,其钱制也影响了邻国日本和安南国(越南)等。在日本江户时代(明和、安政年间),安南国陈朝(嘉隆帝、永青帝年间)都仿铸了我国清代钱。

清代前期到乾隆年间为止,清王朝统治稳固,商品经济和外贸有所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加,为此清政府组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铸币活动。从清初开始,清廷就着手筹备建立新的钱局,顺治元年,建铸钱局于北京德胜门海子桥南,由兵部直接管理,铸“通宝钱”。顺治二年始,改称“宝泉局”和“宝源局”,顺治四年开始铸造“通宝钱”,后又扩大铸钱,分别在全国15个省的省会和产铜地,设置“宝泉”、“宝源”两级钱局24处。康熙二年又停止12个钱局铸钱,又在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江苏、浙江、江西、湖北产铜地新置钱局9处,康熙三年后又停4处。康熙三年正式通行“通宝钱”。此后各钱局铸钱开始步入正轨,各钱局铸钱分别运往各行省通用。康乾130年间,中央政府对钱制管理和实施较统一,铸钱铭文、重量、成色和样式基本一致,而且统一使用铜铅合金,没有“私钱”出现。从清代出土的“通宝钱”来看,确如当时史书中所记载的为历代铜钱质量之最的“美钱”。1951~1952年间,江苏宝应县出土“通宝钱”50余万斤,“宝苏局”铸钱占绝大多数,其中重3.2~3.8克的大样钱(即铸钱模具)达1640多枚。这些出土的清代铸钱,保存完好,光洁如新,钱文图案精美。钱面上“通宝”二字书写风格各异,有楷、隶、魏、行、草诸体。

清代前期,统一了全国的铸币制度,规定铸钱一律以铜为主。铜铅合金为10:0.5,成色必须达到93%以上。在制度管理上,规定铜钱在各省通用,任何人不得阻拦和改铸。同时清政府还推行“钱钞平行本位制”,在推行铸钱的同时还改革纸币制度,在中央设“户部”、在地方设“户部宝泉局”、“工部宝源局”掌管纸币的发行。1645年后正式发行当100文、50文、30文三种“户部行用钞”,与铸币同时使用。

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以各省需钱不一,酌定应解”成文,即确定各地解铸数额,作为定额。此后各钱局铸钱,除留足本局流通使用外,其余作为“协饷(即协济”),解赴邻省使用,史称“协铸”。

清代中期,各省铸币情况发生急剧变化,广东、浙江、福建等外贸港口地区的“红铜”逐渐被洋铜代替。如广东、福建、浙江、山西、四川、湖南等省,从1756年开始不再上解红铜向中央申请铸造,中央“协铸”制度遭到破坏。这一时期全国各钱局的铸钱铭文、形制和铸造质量仍相对统一,但钱文书法不甚工整,制作质量与前期相比稍次,钱体厚度变薄,重量减轻,铜质变差。这一变化的原因就是广东“协铸”制度的破坏。因广东历来是铜钱外流很严重的“走银”地区,广东钱局铸的钱供本省使用不够,不得不大量使用洋铜铸钱。广东铸钱使用以洋铜为主,钱体变薄,重量减轻,“苏炉”、“浙炉”等其它钱局铸钱相继流入广东市场。当时正值广西地区“矿潮”兴起,广西矿工也把私铸钱流入广东,这样其他各省铸钱不得不使用更差的铜质和铸更重的钱,以区别于广东流入的“劣钱”,维持本省市场的稳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