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铭玉雕作品是真籽吗?
黄杨木,别名:黄杨、黄石龙、黄要,为卫矛科黄杨属的植物,产中国南部及西南,海拔50-1420米的疏林中。
黄杨木生长极为缓慢,俗语“百年黄杨难做拍”,“千年黄杨难成树”,说的就是黄杨木生长极为缓慢,十年能长一公分就相当不错了。但其耐修剪,所以很适合做盆景。
因其木质坚韧,纹理细腻,色泽黄亮,硬度适中,可与紫檀,红木相媲美,历来被人们视为制作风俗工艺品和观赏件的上等佳品,特别适合做小摆设、手串等。黄杨木雕是流行于浙江温州的一种建筑装饰和观赏工艺品,因用黄杨木作材料而得名。黄杨木性喜阳光,多生长于山麓肥沃之处。其质坚而轻,色黄,纹理细密,表面有皮肌,冬夏始终保持原色,不大变形,是雕刻精细小巧玲珑玩赏品的佳料,故有“户枢不蠹,万年不朽”之称。温州地区黄杨木雕同东阳木雕、乐清细纹刻纸并誉为“温州三绝”。
温州黄杨木雕艺术起源于宋代,发展于南宋,兴于明清。温州素以百工之乡著称,木雕艺人利用本地盛产的黄杨木的色泽、纹理、质地,创作出具有独有风格的工艺品种。相传宋代时,僧人在寺院闲暇之时,常以黄杨木块刻作观音、罗汉之类的小型坐像,施以彩绘,置于案头博古架内陈设。南宋时,黄杨木艺匠王益荪在继承前人圆雕技艺的基础上,首创镂空雕技法,其代表作观音笔筒、达摩笔简,在日本东京博物馆有陈列。1932年的芝加哥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黄杨木雕工艺具有东瓯文化特色,它与东阳木雕、乐清细纹刻纸同被称为“南木雕三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温州民间艺人博取了兄弟工艺之特长,结合本地实际,在黄杨木雕的塑造中不断赋予其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使其具有独特的传统造型风格,以“就料施雕”的构思特点见长。因料施艺,依形就势,布局谋篇,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黄杨木因生长缓慢,体积也很小,故通常以人物为主,构图清晰,层次丰富,以小取胜。作品立意常以中国历史故事,古典神话为主,题材广泛,内容博大,在整体造型上以形显神,以形传神的技法,使形象神形兼备。雕刻技法上融圆雕、镂雕和浮雕为一体,尤以镂雕显示其造型特征和工艺水平。传统造型,构图丰富,刀法细腻流畅,形象生动传神,气韵浑厚古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成为我国传统细木雕中一种精致的艺术奇葩。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现代黄杨木雕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新的表现风格和技法。现代黄杨木雕的取材更为广阔,内容更为广泛,风格流派呈现出多样化。无论从选料造型,还是构图运刀等方面都有发展。
黄杨木雕,艺苑中独树一帜。1984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将其、东阳木雕和乐清黄杨木雕列为浙江工艺品“三雕”,黄杨木雕位列之首。改革开放以来,温州黄杨木雕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涌现了虞金顺、朱金铭、叶润周等一大批中青年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