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方碑是哪位艺术家的作品?
方方正正的断碑横亘于历史的阡陌上,虽只有断简残篇,却是书艺中的瑰宝,其风华绝伦的文字不知令多少学者、书法家倾倒。断方碑是东汉桓帝时校书郎蔡邕遇害前夕所书。蔡邕博学多才,不仅文章、史学、天文、算术、辞赋、卜筮、击鼓样样擅长,而且通晓音律,精于书法。汉熹平四年,蔡邕为校正儒家经典,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等六人将《诗经》、《书经》、《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孝经》等七经文字刊于碑石,立于洛阳太学,因碑石为用红色石英,亦称红雀石所镌刻,后人遂称其为“熹平石经”或“红雀碑”。
方碑为熹平石经之第二十三方,在70年代中期被用作修筑海堰的建筑材料,以致造成断裂。断方碑高1.28米,宽0.57米,厚0.12米,碑上24行碑文,每行30字,实存618字。文字为方整、遒劲的榜书,碑文端正典雅,有浑穆高古之气,其线条的婉曲飞动与方整浑厚融为一体。碑上镌刻的经文,对纠正汉代诸书传抄本所造成的在文字及解释上的偏差起了重大作用,历来为学者所重视。熹平石经在宋代已经残缺,到金代大定年间,仅存熹平石经20方,今藏西安碑林。碑刻原置洛阳城南开阳门外1华里的太学内,现存者已残缺过甚,且剥损不清。清末,方碑在洛阳千唐志斋主人宋代卿的资助下迁于千唐志斋内。现存于洛阳碑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