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什么年代有收藏价值?

羊晴岚羊晴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青花瓷的鉴定方法可从造型、胎釉、青料等方面进行分析。从目前传世品与出土实物看,元代中后期成熟的青花瓷器,几乎涵盖了历代瓷器的造型,如碗、盘、瓶、罐、壶、盒、炉、尊、盆等,这为后世奠定了可供仿制的造型基础。

在胎釉方面,明清时期不同年代仿制的青花瓷器,皆有各自时代胎釉的特点。但有一些传世品与出土实物表明,后仿的元青花,其胎体、色釉,酷似元代标准器的特征。

因此,必须从器型、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反复科学地甄别。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烧制的仿品,其胎体较为沉重,所施白釉偏白,青花发色艳丽,毫无古雅之感,分辨时并不困难。

从制作工艺方面来区别真伪器是比较可靠的鉴定方法,并应从版大器、小器来区别对待。

元青花大器如大罐、大瓶、大盘,胎体厚重,制作十分考究精细。如大罐、大瓶内腔往往由两段或三段分别成型后粘接而成。器底内凹,其制作工艺是将底部坯胎放置于事先做好的木制模具内拍打而成,因此木纹清晰可见,十分自然;小器如玉壶春瓶、小罐、小瓶、高足杯,其制作工艺考究,修胎规整。

仿制之器,一般以翻制的石膏母模注浆而成,在某些特征上与真品有较大的区别。首先从胎体上观察,大器胎体虽然厚重,但没有真品的分量重,这与现代瓷土矿脉有别于古代瓷矿,且注浆成型时泥浆稀薄有关。

现代仿品在施釉、青料、制作工艺、装饰方面皆有不同。青料发色是一大特点,一是发色过于艳丽,二是无层次感,三是笔画清晰。而传世品与出土品,由于经年流逝,剥釉严重,有的青料发生迁移现象,使青料呈现灰黑、黑褐色或斑点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