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地方收藏清代刺绣?
恭王府博物馆作为清代王府建筑空间特有的承载载体,保留了丰富的清代织绣品遗存,并形成了以宫廷为主、包罗各种工艺类型的文化珍存。其中大部分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更是见证历史的活标本,是研究清代织绣及服饰发展的重要文物资料。
中国刺绣源远流长,明清时期,中国刺绣在宋、元高度发达的艺术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先后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宫廷刺绣,官府“销金厂”以及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刺绣作坊等,在刺绣工艺上,分别发展了自己本地区的特点。清代刺绣可分为“宫廷绣”和“闺阁绣”两个风格迥异的刺绣艺术类型。“宫廷绣”以“京绣”为代表,而“闺阁绣”以“湘绣”“顾绣”为代表。
2020年刺绣国际博物馆日展览,恭王府博物馆展览以京绣、湘绣、顾绣为切入点,甄选馆藏清代织绣品116件/套,展示了清代“宫绣”和“闺阁绣”两大刺绣艺术类型。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藏品是两套清同治帝与皇后成亲时的婚服。这一对婚服是清宫旧藏中唯一现存的帝后龙凤袍。其中凤袍为黄色,以真丝为底,上绣一只展翅大凤凰,凤凰周围为五彩祥云和万字不到头纹。凤凰下有万年青、灵芝,底部有波涛江水,寓意福庆绵长。
恭王府的京绣藏品十分丰富,不仅包括清代织绣服饰,在清代王府中不可或缺的京绣靠垫、手折子、靴、荷包、针线盒等宫廷生活用品均有所收藏,其绣品的图案及用色非常讲究,这些服饰及用品以精美的纹饰、鲜艳的色彩,彰显出京绣的皇家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