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铜诗文密码锁怎么开?
密码锁在中国古代应用非常普遍,可作为随身佩戴与收藏之用,也可安装在箱匣上。密码锁的形制、大小、纹饰、雕工、开合原理、材质都有不同,其密码设置则更为精巧繁复,因此成为清代小件收藏中的一大门类,近年来在收藏拍卖市场广受青睐。一般认为,最早的密码锁为宋元时期所制,不过存世稀少,故多以明清两代传世品为收藏市场主流。
清代密码锁分为五子六母、四子五母、三子四母、一字暗簧等多种造型,其锁簧有的是活动的错位机关,有的则是固定嵌插于锁坯。此次赏析的便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五子六母铜诗文密码锁,五子即五个圆珠,六母即六个圆孔。五子必须分别对准六个圆孔中的五个方可上提开锁,实际密码为6种排列的全排列数,为720种,因此破译的难度极大。
该锁长仅约5.5厘米,厚2.5至3厘米之间,以黄铜为材质并保留了铜材原色,设计考究,工艺精细,保存良好。整体呈仿古玉璧造型,外缘饰以“吉祥如意”四字回文,并在边缘镶嵌有两圈窄窄的纯银丝带。五子与六母部分略厚,饰有回纹,其他镂空部分雕饰有祥云纹、花卉纹等。
此锁最大的特色还在于,在锁身的六面对称的三面有长方框形镂空,阳刻有“心闲手敏无过琴书为友;身健妻贤莫问功名为奴”“兰可熏心梅餐雪珠清骨韵;诗以养性酒酌霞液助文豪”两幅楹联,为该锁增色许多,也彰显出其制作者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