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玉的产地有哪些?
1、缅甸北部密支那地区 这里是最著名的翡翠产地,也是翡翠矿床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出产的翡翠质量最好,档次最高。比如之前出现的满绿玻璃种“西瓜碧玺”就是出自这里。 这个矿区的翡翠原石大多呈灰白色、浅黄色,有些原石的皮壳比较薄,能见到晶亮透明的高绿,这类原石风险比较大一些。因为绿色太漂亮了所以很难分辨真假,需要仔细鉴定。 在缅甸东北部克钦邦的莫隆村也出产优质翡翠。
2、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这处的翡翠多为老坑玻璃种,颜色偏黄。如果经过简单的打磨和抛光,品质相当不错,但是如果是未经处理的原料,看上去就会显得比较干,缺乏灵气。
3、澳大利亚西部 西澳大利亚州的西北角有一座火成岩火山,这座火山在几百万年前多次喷发,后来形成了巨大的斑痕状熔岩地带,也就是在这里,人们发现了优质的翡翠。这里的翡翠多呈灰绿色、褐灰色,透明度差。据说用这种石头做成的手镯很具有收藏价值。 除了这三大产区外,我国云南德宏州也出产翡翠,这里属于缅甸翡翠龙脉的一部分,因此这里的翡翠品质也很好。现在由于开采条件恶劣,翡翠原石产量很低。
翡翠在全世界只有缅甸一处产地,称之为“缅甸玉”。
翡翠一词源于乾隆年间,因为缅甸玉石刚传入我国的时候,恰逢清朝年间,人们觉得玉石的颜色很像黑龙江密山的一种石块-老玉的颜色,而这种老玉也出产一种带有绿头的玉石被称为“绿头青”,故当时的清代玉工将云南边疆进贡的玉石命名为“翠绿”、“翡翠”或“翡翠玉”。
不过翡翠与碧玺的“翠”(chui)不同,其发音为“fei”。其名称在《清宫造办处活计档》出现过,如“五彩翡翠蝈蝈盒子”、“翡翠蝴蝶式盒”、“翡翠别子”“三股翡翠簪”、“三股翡翠镯子”等。也有学者认为是因其颜色鲜艳如先烈羽毛得名。翡翠属于硬玉,其硬度比和田玉的软玉要高,硬玉硬度摩氏7度,和田玉硬度仅为5.5至6.5度,故此,人们又将翡翠称为“硬玉”、“密玉”。
另外,缅甸产的红色尖晶石叫做“红宝石”产的黄色玉髓被称为“黄翡翠”绿色蛇纹石被称为“加拿大翡翠”或者“加拿大碧玉”,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翡翠。
翡翠自18世纪中期进入中国后,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40年代,经过民国时期翡翠交易商的推广,已为广大华人所熟悉和喜爱,如今港台及东南亚华人社区,甚至中国大陆,翡翠都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伴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翡翠文化以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基质,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审美情趣和思想文化之中,同时又兼容并蓄、包罗万象,在与各地不同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审美意识等的磨合过程中,发展成为多姿多彩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