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如何辨别翡翠?

孔维骄孔维骄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用显微镜进行鉴定是评估样品的客观、准确的方法之一,能够提供关于宝石颗粒的结构和颜色分布的细节信息;并且由于显微结构与生成环境有关,还能够提供关于宝石成因的信息。 使用100倍以上的放大倍数时,天然宝石往往能很好地保持其原有的形态,因此可以通过观察来识别天然宝石;而合成/处理宝石在形成过程往往会受到外力作用,形状会出现一定变化从而失去天然性,更容易被认出。 但如果合成/处理措施非常成功,使得合成/处理宝石难以被轻易认出时,使用显微镜就远远不够了,需要结合其他的鉴定方法一并使用才更可靠。

例如,通过测量宝石的折光率并计算各向异性值,再结合光谱分析测定颜色散射类型,可以进一步判断是否为天然宝石(因为不同成因的天然宝石会有不同的折光率和各向异性);还可以检测是否含有包体或裂纹等。

通常来说,仅凭外观难以区分天然宝石与合成/处理宝石。 当遇到无法判别的情况时,请尽量多收集资料用于对照比对,或者请专业人士帮助鉴定。 PS:知乎专栏亦有一篇相关介绍文章,在此附上链接: 什么是A、B、C货以及它们的区别有哪些?

荆天童荆天童优质答主

用显微镜观察翡翠,有以下几种特殊的现象:

(1)双影象。由于组成翡翠的硬玉矿物呈柱状或粒状,在显微镜下作旋转载物台,可以在晶面条纹处见到双晶象,称之为双影象,是证明具有解理的重要根据。

(2)反光。硬玉属于玻璃光泽,但在显微镜下,有强烈反光的晶面被解理面代替,这是硬玉的重要特性。

(3)色斑。A货翡翠中由于各种原因,形成各种颜色的色斑。有硬玉本身的色斑,呈暗绿,暗红色;角闪石的深绿色;铬铁矿的暗绿色;长石的粉红色斑等。这些色斑的特点是:与周围翡翠融合,在强光下呈半透明。其它色斑有褐黄色,黑色及白色。褐黄色为褐铁矿,一般不透明。黑色是由于墨角矿所致,呈半透明。白色是由于钠铬辉石或钠长石组成,也是半透明或不透明。这些次生色的色斑,一般边缘清晰,呈几何形。

(4)裂隙。观察翡翠在裂隙附近及裂隙中有什么现象,是鉴定的重要指标。裂隙附近常常有蓝色或其他色晕,并可见到絮状物,这是浸蜡所致。裂隙中常见白色物质,组成纤维状的白毛冰,也是胶体次生矿物胶结所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