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什么画院?
目前,全国设有120余家美术馆(院),主要承担着举办展览、收藏作品、培养人才等职能。其中具有行业主管职能的国家级美术馆8个;省级美术馆30余个;地市级及以下级美术馆80余所。 比较著名的有: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 北京798艺术区 天津美术馆 (原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 武汉黄鹤楼书画院 湖北美术馆 南京博物院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山东省美术馆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 …
一、国家级重点美术馆 二、地方级重点美术馆 三、地方级一般美术馆 四、民办美术馆 五、其他 六、非展陈机构 不定期更新,欢迎指正!
我国古代的画院,从五代起,到宋、元、明、清各代,一直没有间断。金、辽、西夏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里也有画院。这些画院,大都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应制画和宫殿装饰画是经常性的任务。虽然如此,因为它是当时优秀画家的集中地,作品多,而且有互相切磋的机会,所以画院里的画家们的技巧和风格,都对当时及后来有很大影响,甚至形成“院体”。“院体”一词,本来是南宋末期出现的,专指宋宁宗、理宗时画院中的“画风”,后来范围扩大,也包括北宋和五代西蜀、南唐的宫廷“院体”。现在所谓的“院体”,是指有工整、精丽、细致的特点而言。虽然“院体画”为主子服务,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应景画和装饰画也占很大部分,但是由于在画院工作的画家必须在技巧上有相当高的造诣,他们常常被派遣到各地去“写真”,所绘山水、花鸟和人物,也保存了不少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
现在,我国的大多数省、市都设立了中国画院(如北京中国画院、上海中国画院),还有天津中国画研究会和中国画研究院(中央中国画研究院)。这些机构,都是在政府领导下以创作和研究为主要任务的单位,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新型的有别于古代画院的新型的中国画艺术工作集体。各中国画院和画研所的成员,大多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爱国画家。他们除了进行中国画创作和研究工作外,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各项社会活动,并组织各种习作小组,如人物、山水、花鸟习作小组,速写、白描、工笔、水墨小组以及书法小组,不断地进行创作实践和探索。中央和地方的中国画院在创作与研究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繁荣、发展新中国的中国画和培养中国画新生力量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