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麻利青什么时候进入中国?

于瑞霆于瑞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首先排除马可波罗的《奇迹史》,因为本书中关于苏麻离青的记载是“色相青,光莹如墨”,和真正的苏麻离青蓝料差别很大(苏麻离青是低铝高铁的含铅硅酸盐晶体,呈纯蓝色,并且有着金属光泽);

2. 再来看看明太祖朱元璋钦定的《大明会典》中的记载 “永乐中,番子入贡青瓷器皿,内府收用。其青甚翠,光滑可爱....”“宣德间,景德镇进红瓷碗,上书‘永福’二字。外家红者,内府红者,皆有款,皆鲜艳,与苏器、景器一般。”“嘉靖中,先公(李太傅)镇粤西时,土蛮馈御青碟。上赤下绿,纹似蜈蚣,甚奇,名曰‘蜈蚣碟’” 由上述三条记载可以看出,至少在明初,产自江西景德镇和广东的高岭矿的青花瓷已经供给宫廷使用了——当然这种使用一定只是少量试用品。所以可以确定,从元代开始,我国就已经具有了烧造青花瓷的能力。但这里的青花瓷应该仍采用进口青料,所以才会出现《奇迹史》中所谓的“仿宝石之青色”。

3. 关于苏麻离青的传入时间目前最可信的说法是:元末,阿拉伯商人在宁波一带大量采购高岭土,然后运往中东烧制陶瓷,将烧成的瓷件运到埃及,再转口卖到欧洲市场。在十五世纪中期以前,这种由中东地区制造,带有伊斯兰文化色彩的青花瓷在欧洲非常受欢迎。而十五世纪中期以后,一种“本土化”的青花瓷出现了,这种青花瓷的装饰风格变得清新雅致,绘画内容多为中国传统山水或花鸟,釉面也比之前更为细腻莹润,而这种青花瓷一直是延续到晚清民国时期而不绝。那么可以推测,在这一时期,来自中东的苏麻离青蓝料逐渐被中国人所抛弃,转而采用国产高岭土,并辅以含铁量高的矿石原料绘制青花。

秦梓晔秦梓晔优质答主

元代青花瓷的烧成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是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它一扫过去青瓷、白瓷、黑瓷的传统风格,以釉下钴蓝釉装饰而独树一帜。它打破了宋代以来釉色为美的时代,拉开了明、清彩瓷为主流的陶瓷发展的时代序幕,它的烧成成功,使中国瓷器开始了由单色向多彩瓷器发展的新阶段。

长期以来,由于文献资料的欠缺,对于元代青花瓷的创烧时间及钴蓝釉料来源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特别是钴蓝釉料的来源方面,有的研究者认为是国产料,也有的研究者认为是进口料,更有人认为既有国产料,也有进口料。

钴蓝画料在13世纪,国外叫“苏麻利青”,国内叫“回回青”,是西亚地区产的,在14世纪前期,由中国海路运到中国景德镇。青花瓷烧好后又沿海路运回波斯,甚至有些在西亚地区进行过二次装饰,用于当地的清真寺等建筑。因此有相当一部分14世纪烧制的青花瓷,现在在西亚国家保存着,国内反而不多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