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放多久会发黄?

谢晟平谢晟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我觉得我很有必要答一下这个问题,因为我的纸币都放过期了(捂脸) 先上图 这些都是100元在特定环境下存放的结果。其实除了100元以外,50元的变化也挺明显(下面这张2005年版50元纸币是流通了十几年的“老将”了)。不过最神奇的还要数1999年版的50元,看这张纸币的时间不要只看正面,背面冠字号那一串数字也是有年份的!

上面这些只放了四五年就发黄变皱的纸币,只是被我放在钱包里遗忘的,下面这张100元现金币被放在了手机壳后两年多了,更加严重一些。 这两张纸币都是1999年发行的,所以上面的图案都是“暗记”,也就是用特殊的印记来标注发行日期。例如第一张背面左上角的“人”字,第二张背面右下角的“2005”,只要用手指甲刮一刮就能看出来。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100元的“暗记”还是比较容易发现的,而50元的由于图案原因就不太容易发现(特别是1987年版的50元人民币)。 我比较好奇的是1999年之前的纸币,比如1980年至1998年的各版50元和100元,经过这么多年的流通和积攒,最早的“暗记”是否已经模糊甚至消失?它们会不会变成这样的? 为了验证这一点,我把家里的一沓1980年发行的100元放进了一个塑料袋并密封起来,想看一看它们自己能产生什么变化。一个月之后打开袋子,可以看到有部分纸币出现了轻微的变色和泛黄,而且纸币的厚度和之前比起来也有些许差别,摸起来软软的。再仔细查看每张纸币的正面,有的竟然出现了淡淡的纹理,虽然不影响使用,但看上去已经有些老旧了。 这大概是纸币自己产生的物理变化。

另外,我家还有一沓1996年发行的100元,现在仍然新新的,看来这些钞票躲过了被使用的“厄运”(因为一直放着,偶尔才取出来观赏一下),没有被自己的化学和物理属性慢慢改变。 以上仅仅是个人经验和见解,仅供参考。

陆河米陆河米优质答主

不同材质印刷的人民币,变黄时间不一样,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发行第二套人民币的时期,这个阶段的机制币正面采用油墨印刷,背面采用胶板印刷,这类币长期接触空气,油墨容易被分解,从而发生化学反应,氧化变黄。除了变黄的机制币,还有一种枣红币,枣红币也属于变色币,一般能流通的第二版人民币纸币,如果长时间接触空气,颜色会变黄,如果纸币下陷潮湿,颜色会变红,成为枣红色。

80年代以后,第三套、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的纸张使用纤维更加精细的道林纸,与使用麻张的第二套人民币纸币相比,变黄的时间会晚一些。纸币变黄之后,不影响市场价值,变色币属于正常流通币,可以兑换成同面额的新钞。

机制币变黄属于正常品相,收藏品相高的机制币,价格高于普通品相的机制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