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点翠值得收藏吗?
清代点翠值得收藏。点翠工艺是清朝工艺中非常精湛华贵的门类。点翠技法始见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盛行于明清两代,是金银器制作中一门独特的工艺,它常与金、银细金工艺并用,制成首饰及器件。点翠之翠,指翠鸟胸前的羽毛。翠鸟有绿翠和紫翠,产于中国以南印度、马来西亚等地,主要吃鱼,飞行极善低掠水面。翠鸟有13个亚种,不同亚种有不同羽色。中国可见的翠鸟多为普通翠鸟。其胸部羽色主要是白色和淡棕色,以及浅绿色。在某些亚种中,胸部可见到一些深蓝色羽。只有白胸翠鸟的喉部和胸部为主要的亮蓝色。
点翠饰品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首先在金、银、铜等金属制品以及象牙或甚至在其他有机材质坯件上,按照所设计图案的形状和所要应用的翠羽颜色制作一个浮雕形状的金属轮廓。然后按照设计图案和金属轮廓所确定的尺寸,将翠鸟背部的蓝色羽毛逐根拔下,再一根根粘贴于金属轮廓之中,借助金属底托的映衬,造成鲜艳华丽的效果,之后再装配珍珠等装饰物,最后完成一件点翠首饰制品。制作一件点翠首饰需要几十道工艺,其制作工艺的复杂性不言而喻,其价值也不言自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