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五供一般多高?
佛前五供,一般高25CM左右,民间一般高20CM左右。五供是由三枝烛台和两把香炉组成的陈设器物,也叫三枝两叶。
“五供”中的烛台,由台、柱、盖等组成,台和盖上多有兽面纹,有的烛台底上有足,形状有象足、狮足等。一般在台和盖之间有三至五节盘圆或六瓣莲花,莲花上托圆盘为承烛台。
“五供”中的香炉,由炉盖和炉身两部分组成,一般为圆形。盖上镂空花纹,顶有宝珠或亭台楼阁、龙、凤等形状,炉身圆腹,圈足,身、足多有云、雷纹或莲瓣纹,多附耳,耳有象鼻、莲瓣、龙、凤等造型。
五供为呈堂摆设,从元代开始出现,盛行于明清年间。通常由一个香炉,两个花瓶(或蜡烛台)组成。古代的五供多为铜器和瓷器,可作祭祀或陈设用的器皿。
五供一般用在较庄重或重要的场所,其用途也是十分庄重和重要,在古代主要用于陈设,如故宫中即置有五供,在民间则多用于佛教及道教殿堂,作为供奉神佛之用,因此也称作“佛前五供”。常见的香炉、烛台多为黄铜制作的,一般体量较小,如小件铜器般大小,也有用紫檀木制作的,形制和体量与黄铜五供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