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黑釉酒壶值钱吗?

金楚燃金楚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黑釉是我国最悠久的单色釉品种,在东汉时期就有烧造。东晋时的黑釉,釉层已很均匀,釉质也有温润、透明和玻璃质强的水平。但是,唐代由于白釉获得了迅速发展,使黑釉处于退后的位置。

后来,宋代发展了以建窑、吉州窑为代表的黑釉印花瓷,釉色漆黑明亮,具有金属光泽,印花纹饰有剪纸、贴花和堆塑数种,风格华丽,并且首创了建窑的“油滴”、“兔毫”、“曜变”等独特品种。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黑釉中杂以白色或黄褐色斑点和花纹,十分美丽,是黑釉瓷中极为名贵的品种。

黑釉在金、元时期,也有一定发展,尤其是金代北方瓷窑烧造的黑釉瓷,不少都具有宋代水平。到清代末年,随着釉里红等新品种的相继问世,黑釉便逐渐被淘汰和停止生产了。

黑釉瓷由于受釉色的局限,缺乏黄釉、绿釉、孔雀绿釉等品种的艳丽色彩,因此它不适宜于作挂饰或摆设,而适于陈设在光线充足的橱窗内或桌几上,用来显现它质重、沉稳而古朴大方的特点。黑釉瓷在我国分布极广,尤其北方广大地区都是黑釉瓷的盛产处。历史上烧造黑釉瓷的名窑,除建窑、吉州窑外,还有越窑、耀州窑、耀县窑、磁州窑、介休窑、霍县窑、浑源窑、繁峙窑、宜兴窑等等。

黑釉瓷由于易烧,釉色深沉,后世仿制不多,传世品较少,因此,有较大的收藏价值。清末的黑釉瓷传世品较多,是收集黑釉品种较好的来源。清末黑釉瓷的器类,主要以粗碗、罐子和大水缸为主,也有小的鼻烟壶、坛子、砚台等。特别是河北唐山法华瓷器盛行的时候,也有用黑釉作底釉上加釉里红制品的。

黑釉瓷的辨伪,主要应从釉色、纹饰和造型三个方面去掌握。清末黑釉瓷釉层很薄,色泽不很光亮,色调也较浑浊;纹饰粗简,不够清晰,有的图案显得不很规整。如与明代黑釉瓷相比,差别就较明显。黑釉瓷的图案大多是些菊瓣、云凤、竹叶之类,或光素无纹饰。造型方面,清末大多古拙质朴,厚重不精巧,盘子、碗的器口较宽,器里较浅;壶、瓶等器的拉坯接痕都较明显。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