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廷使用水晶制品吗?
水晶在清代宫廷有着重要地位,被大量使用于清代皇帝的冠帽、朝珠及佩饰,是清代宫廷首饰中常见的品种,因此,清代宫廷中使用着大量水晶制成的艺术品和生活器皿。故宫所藏水晶器,绝大多数是乾隆时期的作品。
乾隆皇帝作为清代入关之后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位皇帝,他所倡导的“尚古”风尚对乾隆朝工艺美术品的造型及装饰风格产生了极大地影响,使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品呈现出“仿古创新”、“中西合璧”的艺术特征,同时也奠定了乾隆朝工艺美术品“集历代工艺美术之大成”的历史地位。故宫所藏这件乾隆时期所制水晶八方贯耳壶即是“仿三代古制”的典型作品。
在造型上,这件水晶八方贯耳壶仿照青铜壶的样式,壶为八方形,直口、长颈、鼓腹、外撇圈足。颈部对称置八方形长贯耳,腹部两面凹陷处凸起长方形框,框内刻篆书乾隆御制诗“御园坐对碧琅星,谁与幽人共醉醒。只此天然成妙制,漫夸雕琢假奇形”。另一面为填金隶书御制诗。
此壶以一整料乳白色水晶圆柱,运用圆雕、透雕及高浮雕技法,琢磨而成。水晶内部的“绵”、“冰纹”、“水线”等材质特征,与古青铜器的锈色及斑驳的金、绿等色颇为相似,再加之以通透的质感,因此,此水晶器既保持了古青铜器的古朴,又将水晶的温润材质之特性体现出来。乾隆皇帝曾作有诗文以赞叹其似“古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