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玉班指怎么判定雕工?
明清两代,班指的器形比较接近,主要以环套指的器形为主,只不过清代的器形比明代稍高一些。在鉴别雕工时,主要看器物的抛光程度、纹理的表现效果及图案的表现手法。
清代玉器的抛光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平亮工,一种是鱼鳞工。平亮工多出现在仿古器上,鱼鳞工多出现在陈设器上。鱼鳞工表面的光亮效果不如平亮工,它的特点是在光照下,器物表面反射出一片片鱼鳞般的光斑,是用砣具磨生成的斜纹所致。
明清两代班指在图案的表现形式上大致相同。器物表面多装饰云蝠纹,以取其“福在眼前”,“福寿连绵”之意。
清代乾隆时期是我国古代玉器发展的高峰时期,其琢玉技艺远远超越了以前的朝代。由于乾隆帝喜爱玉器,宫廷玉器的发展特别繁荣,民间也有较多的玉器产生。乾隆时期的宫廷玉器,其琢制多出自民间玉器制作中心扬州。由于扬州临近长江下游,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因而汇集了南北制玉的精华,琢玉水平在全国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