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墨块用什么材质做的?

俞再洋俞再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明清时期的制墨业十分兴盛,制墨名家辈出,作品竞争激烈。徽州府的歙县、休宁、婺源“因多名士,工书喜画,富收藏,故徽人业斯者,至国朝尤盛”。

清代的制墨,徽州仍是全国制墨业的中心地区,其制墨名手如汪节庵、邓石如、曹素功、汪口等。他们在清初沿用前朝制墨工艺,用胶不坚,墨质不佳。曹素功发现古墨有坚如玉石、历久不开裂者。在研究制作过程中,得到大笔林兰友等内廷官员的帮助。曹氏在皇帝所赐之物中发现一种“贡糖”,用以和墨,制出的成品细腻香甜、经久不裂。他把这种制墨方法称为桐油烟加贡糖法。这一配方和技术的发明,使制墨业更趋繁荣。

除了“桐油烟加贡糖法”外,清代墨品的配料还包括麝香、冰片、金箔、珍珠、飞金等,工艺亦有创新。墨品的形制有正反面、圆形、椭圆形、动物形、叶形、山形、扇形、笔架形、砚形、墨盒形、宫灯形、楼阁形、舟船形、人像形等。

清初至乾隆时期(1644—1795),墨的造型趋向华丽繁琐,镶嵌金星较多,有的在墨面加洒金粉。乾隆中、后期,受“朴学”思潮的影响,制墨造型趋于古朴,镶金现象减少,而且十分重视制墨的文饰设计。嘉庆(1796—1820)以后,以曹素功、胡开文两家为主,出现一批制墨名家.制墨工艺进入晚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