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年代的瓷器最值钱?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谢明良在《中国物质文化史》中曾说,“无论古今中外,瓷器都是品质优良、极为耐用的器皿”,“一个陶器、漆器或铜器的碎片,和一个完好的瓷器相比,我毫不犹豫地挑选后者……”
正因为其独特的制作技术和实用观赏价值,自宋朝以来,瓷器开始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并大量出口,被称为“白色黄金”。中国瓷器也凭借其优美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而成为海内外收藏家的心头之爱。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不完全统计,2004至2016年间,在中国拍卖市场出现的各历史时期瓷器数量达到160万件之多,其中晚清到民国的瓷器成交数量占比达52%,而真正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从宋朝到明朝的瓷器只占了14%。从历年成交价格来看,宋代、明代和清朝康雍乾三代的瓷器拍卖价格相对较高,其中以宋五大官窑(定、汝、官、哥、钧窑)和明三大官窑(永乐、宣德、成化窑)的瓷器价格为高。
在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数据库中所有陶瓷拍卖品中,拍品数量排名前三的类别依次为明清官窑(13.6%)、民国瓷器(11.7%)、明清粉彩(8.8%)。在所有明清官窑类的拍品当中,斗彩排名成交率第一位,高达97%,成化斗彩鸡缸杯价格更是高达3.6亿元。
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国人人均收入的提升,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提升、“文化自信”逐渐构建。在这一社会大趋势下,代表古代中国最先进制瓷工艺和代表中华民族最高艺术美学水平的宋元时期五大名窑瓷器和明朝三大名窑(永乐、宣德、成化)瓷器将成为未来中国古瓷器收藏市场中的最大风口,预计未来10年内,其平均涨幅将超过中国书画和其他古陶瓷品类4至6倍,成为大收藏时代下最具有价值增长空间的收藏和投资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