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清花瓷烟灰缸吗?
烟灰缸是清花瓷之一,清花瓷烟灰缸有着很大的收藏价值。瓷烟缸,也称烟灰缸、烟碟、烟盘,是用来放置烟灰和烟蒂的日常生活用具,亦可用来盛放其它杂物。烟缸在我国古代本无此物,随着卷烟在中国的流行,从上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逐步将洋烟“茄汁”的习惯改成为抽烟,各种烟缸也就开始应运而生。
烟缸诞生之初,制作十分粗糙简单,主要是用瓷泥拉坯成型后,上釉入窑烧制,外形像只小船,故亦称之为“烟船”。
上世纪30年代中期,随着瓷烟缸市场的不断扩大,瓷烟缸逐步走进人们生活,用于家庭室内陈设和招待客人之用,瓷烟缸的制作开始采用现代技术,运用模具压制成型,其造型开始多元化,且大都有底足,表面施釉大多以仿古彩、粉彩、新彩等技法绘制。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至70年代,全国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有关“雷锋”题材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瓷烟缸就是其中重要门类之一,且大多出自湖南醴陵、江西景德镇等现代“瓷都”。瓷胎采用优质高岭土压制而成,外表施釉厚重,色彩光鲜亮丽,采用传统瓷艺结合现代技术精工细制而成,堪称一绝。此类烟缸大多用于工厂、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的会议室或招待室陈列和招待,以及作为对外宣传交流、馈赠友人的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