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仿哥釉大盘是什么窑口?

司徒建隆司徒建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仿哥釉产生在康熙朝,雍正、乾隆两朝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制作以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记载和清宫“活计档”、陈设档的记载及清宫珐琅器档案记载为依据,乾隆皇帝喜爱宜兴紫砂器物,不仅多次命内廷如意馆画师临画题诗,并指授样式传旨御窑厂烧造仿紫砂器瓷 质茗壶,传世品与档案记载一一吻合。传世器物有瓶、罐、盘、碗、杯、盅、笔架、纸槌瓶、花盆、洗等多种器型,一般采用雍正时期浅绛彩或淡粉彩装饰技法,如瓶罐类器物是通体施仿哥釉,而口沿处则以浅绛色彩或淡粉色做饰。

足内沿亦有施仿哥釉或以两种低温釉相间饰之。外底署本朝年款,有“雍正年制”、“大清雍正年制”款识,以青花书写为主,也有用浅绛色彩或玫瑰红彩书写,款字有四字二行和六字三行。器物的足型有圆足、圆锥式足、方足。

仿哥釉瓷到了清雍正一朝,无论造型式样还是工艺技术水平,都达到鼎盛时期。造型上承袭康熙朝的各种器皿如直口、敞口、撇口碗,瓜棱、束腰瓶、洗、尊、茶壶、筒形、方折沿盘以及各式花盆等应有尽有,但与康熙朝相比,器胎变得轻薄,胎釉结合更趋于紧密,釉面光润亮洁,冰裂纹片大小适度,深浅对比,富于变化,有“通灵宝玉”之感。装饰技法除器身通体施仿哥釉外,还有用仿哥釉与青花釉色相结合者。底款多为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或“雍正年制”双行款字,亦有少量仿哥釉与青花彩结合者以青花篆书款。青花仿哥釉瓷到了清乾隆朝,仿哥釉瓷胎体仍较轻薄,施釉、开片与雍正朝相比,釉面亮度有所减弱,开片稍有粗浅,装饰上以单色釉为主,多为通体施仿哥釉,也有少量仿哥釉与青花结合者,器物种类与雍正朝相同,多为生活用瓷和陈设用瓷。底款多为青花楷、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