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分分钱价值多少?

查宜初查宜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工资是体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尺度之一。在很多80后的记忆当中,自己小的时候爷爷奶奶退休后每个月都能拿几百块钱了,和父辈、甚至自己相比,收入都挺高。

其实,那时候的工资和物价相比,退休金还是挺高的,当然也体现出了80年代社会经济刚刚复苏时期,对于“老同志”较好的褒奖和回报。那么,86年工资单里的70、80、100元能在北京买多少东西呢?

先说说工资。1986年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为99.5元/月,最高能达到300多;全国最低工资标准为49元/月。一般情况下,企业中“一岗两薪”、“一岗三薪”的情况比较多,一个岗位有俩工资档次,干得优秀、表现好的奖金多、工资高。有的单位还会有“普奖”、“单奖”等形式,多劳多得,鼓励职工创收。

再看看物价。当时猪肉一斤1.5元左右,面粉0.25元/斤,大白菜0.07元/斤,香蕉1.8-1.9元/斤,鸡蛋0.6元一斤。住房、食物和衣着这三大块儿,大概能占到职工家庭消费支出的90%。

如果按照收入90元/月来计算,一个月的工资能买60斤猪肉,能买360斤大白菜,能买72斤鸡蛋。当时北京人的一个日常标准餐就是2两米4两面,外加5两菜,如果每天吃纯肉,90元的工资只能吃12天。可见,虽然在计划经济下,物资比较匮乏,能拿到手里的东西也有限,但是工资还是能够购买到足够日常使用的物资的。

说到“钱”,这个年代的“硬通货”可是大面值纸币,当时100快纸币的尺寸大概有20cm左右长,8cm左右宽,厚度在平时使用中,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褶皱,可见它的韧性。

在80年代,100块也是一笔“大钱了”。如果去北京前门吃饭,一般一桌人的花销就是30-40块。

另外,当时有10块的,也有50块的,但是10块的跟百元大钞比起来,就是“小型号”。那时代值1元钱纸币已经很少见了,硬币倒是比较常见,1分、2分、5分都有,1角硬币的直径大概是2cm,1角纸币更小,只有“大100”的30%大小,2角、5角的纸币也比现在尺寸要小一些。

其实,80年代的“钱”在纸张选择和制作上,非常经久耐用。现在看来,即使流通了30、40年,有的钱的保存状态还是非常好的,很多钱依然完好,没有明显的磨损,只是有些发黄,但是作为收藏品来说,钱币依然完好无损,甚至很多品相都是非常不错的。

从80年代的工资单里看过去,虽然拿到手里的工资并不多,如果按照现在的纸币兑换方式,几百块钱可能相当于现在的几十万,但是实际上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生产力的大幅提高,货币的不断贬值,虽然这个“数值”已经不能和现在对比,但是人们的生产和消费的总量是稳步提高的,生活水平也是稳步提升,从工资、物价还有钱币的流通等各方面,都说明了这一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