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红瓷器生产最多?
元代釉里红瓷器生产数量少,完整器极少,据粗略统计不足百件。除克拉克瓷釉里红外,基本不见元代釉里红瓷外流的报道。1997年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出土一件釉里红堆塑瓶,2009年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何湾镇又出土一件釉里红纹罐,数量极少。
克拉克瓷釉里红是1980年德国学者柯克塞茨教授提出的,以荷兰阿姆斯特丹博物馆收藏一件红彩装饰克拉克瓷为说明实物,因此这种瓷器被命名为克拉克瓷釉里红。这种瓷器属于外销瓷品种,用釉里红装饰,因红彩外漏产生渗彩和流淌现象,故又称“滴红克拉克”。克拉克瓷釉里红多见于大盘,用釉里红装饰折枝菊瓣纹,在菊瓣纹之间用青花勾画圆圈纹。目前,仅见于克拉克瓷“滴红”大盘,未见其他产品,这种滴红现象也是鉴别克拉克瓷釉里红的要点之一,从1978年德国学者柯苏娃女士发现克拉克瓷以来,国内外收藏出土的克拉克瓷釉里红“滴红”装饰大盘达数十件之多,数量是其他釉里红瓷器数量的数倍,表明这种瓷器在元代有一定的生产规模。
克拉克瓷釉里红在日本、德国、荷兰、匈牙利均有收藏,国外收藏多以荷兰为主,因此这种瓷器被认为主要外销荷兰。随着国内景德镇窑、安徽窑址出土和各地出土征集数量的增多,发现国内江西、福建、江苏、安徽、浙江、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省市均有出土和传世,因此,克拉克瓷釉里红不但在日本、东南亚地区有销售,在国内主要城市也是流行的陶瓷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