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瓷器什么意思?
水洗瓷简称水瓷,又称彩砂。为现代仿古瓷常用釉料之一,多为仿制清三代官窑器以及民国仿制清三代的古月轩品种。其特点为在釉料或彩釉中加入石英、云母等粉质矿物和彩料,经高温烧成后,表面出现类似冰裂或桔皮纹样的皱纹和星点状大小水渍。这种效果是故意做成,用以模仿传世古瓷包浆浸蚀的岁月特征,给人以历经沧桑的厚重感,此工艺在制作紫金釉,紫红窑变釉时常使用。
水洗瓷是仿古造假技术的一种,有些古瓷收藏爱好者,对于古瓷的器型、胎质、釉彩等辨别方法已比较熟悉,从而对釉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仿古瓷难就难在仿制真瓷的釉彩上,因此在辨别真瓷还是仿瓷时,主要看釉彩。
仿古瓷中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水洗瓷”。所谓“水洗”就是在新瓷表面涂上一层透明釉料,然后反复用水冲刷形成一层皱纹状釉面,看上去非常像经过长时间土浸水蚀的传世品,迷惑性特别强。“水洗瓷”常见品种最多的是仿清三代官窑器,器型以瓶为主,如双耳瓶、壁瓶、观音瓶、玉壶春瓶等。
“水洗瓷”虽然经过人为做旧,但在高倍放大镜和测电笔测试下还是有其特征规律可循:一是釉面由于是后加的透明釉料,与胎釉结合不够牢固,水洗形成皱纹及孔隙易积灰尘;二是釉面常常能见到流釉后冷却形成的晶状结晶;三是用测电笔测试时“水洗瓷”的釉面呈黄色反应。
有些造假者为了掩盖以上特征,常常在新瓷表面打上一层亮油,用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可看到表面浮一层油光,测电笔测试时在金属笔尖接触釉面后,随着笔尖在釉面的移动常常出现闪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