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什么忠书法?
《墨池记》,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散文家、史学家曾巩所写的记叙建墨池缘由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话,“或以为幸,或以不幸”;“或以其不能适意而弃之,或欲求之而不能致也” 说的就是关于王羲之在兰亭修习书法的“墨池”一事的缘起和结局了。
曾巩这篇被后世广为传颂的名作,主要描写了修筑墨池的原因与经过及对后人学习、效法的启发和激励作用,语言精练,文辞优美,读来朗朗上口。这篇文章之所以成为名篇传世,除却它本身文字魅力外,我想跟文中所提到的那个典故有关——那就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说他在临溪的池中洗砚,池水都变成了黑色,人们就将这池子叫做墨池了(原文见下文)。 在古代文章里,作者为了凸显自己的观点时往往会借助一些典故来进行论证说明或是激发读者共鸣。但往往这些古人常用的典故如果不去深究的话便不会察觉出其中的奥妙所在。 而今,我们站在一个相对客观中立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悖论——“墨池”这个典故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才会导致历代文人墨客们在这件事上的看法不一甚至是相互矛盾。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王羲之作为东晋时期非常知名的书法家,他的书体主要以行草为主。当时正值晋末宋初,社会处于动乱之中,人民生活没有保障,在这种情况下王羲之开始逐渐转变了自己的创作风格转而向更加实用的楷书发展,最终形成了如今我们所见到的“二王”小楷体系。 王羲之一生著述颇多,流传下来的作品也多以楷书书写而成,但在他所创作的众多作品中却唯独没有出现过草书的作品。因此后人对于这一说法产生了很大的争议。
我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王羲之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并没有找到可以与之进行交流学习的人,再加上他本人又十分不喜欢那些只会临摹前人字帖而没有自我想法的庸人,所以他才会在一生当中都没有留下过任何一幅真正的草书作品(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他的书法水平实在太高,以至于自己都不愿去展示给别人看而已)。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觉得曾巩所说的“或以其不能适意而弃之”也并非毫无道理可讲;另一方面来讲,王羲之本人确实是在临溪的边上造了个水池用来洗笔洗砚但却从未说过自己在里面洗过砚台这件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我想说一点就是不管怎么样只要是我们真心喜欢并想要去学习的艺术作品就应当尊重它的本来面目而不是去盲目地去追捧所谓的权威或者是跟着大众跑。因为只有当我们自己去亲身接触了解之后才能够发现其中的美与好以及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何在~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浅见,如有不对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教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