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什么书法?

涂梓赫涂梓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刘墉是清代中期的书法家,其书法以行书为主,兼有楷、隶之长,自成一路;刘墉的楷书《清爱堂帖》也写得不错(当然与晋唐楷书的经典之作比还有差距)。但据史料记载,他“喜作大字书”,因此,他的行书作品应当也是写的不错的。不过,由于流传至今的刘墉书法作品不多,所以无法看到其“全豹”,只能根据这些流传的作品对其作出分析评价了——以下是我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作之分析,仅供参考吧!

一、关于作品的流传 就我个人所知,流传下来的刘墉作品中,有《清爱堂记》和《道情十二首》两种。《清爱堂记》现存有二种版本,一是故宫博物院藏的行书《清爱堂记》(见附图),这是刘墉47岁时的作品;二是北京图书馆所藏的小行楷书《清爱堂记》,此卷为刘墉82岁时所书。另外据说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有收藏刘墉的《清爱堂记》。 由上述可知,这《清爱堂记》是有多种版本的,而且都是刘墉年老时的作品。那么到底哪个版本好些呢?我认为,从字体上看,后一种较之第一种要小一些,且是老年的书体,因而笔画较为粗疏;而前一种则字体较大,且是中年时的手笔,故显得笔画较为纤细(细看可以发现这一点)。综合比较这两幅字,我的看法是:前者的整体风格要好于后者。因为前者有苍劲之感,而后者则有松散之弊。

至于《道情十二首》,我目前尚未见到有刻本或影印本,因此不便发表意见。 二、关于艺术成就及地位 刘墉的主要成就是书法方面上的造诣,这一点在历代评论家们的笔下已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例如,郭若虚曾说: “国朝书家,称四体皆备者为甚少……然以余观之,当推卢文昭(即卢钧)、刘石庵(即刘墉)为最。”[1]又如,赵慎斋也说:“近代以来,书法超群绝伦者,惟梁溪王怀祖(即王澍)和丹徒刘石庵。”……从这些评论家的观点来看,他们的评价是比较客观的,也是比较公允的。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会有“四体皆备”的人却很少呢?难道其他三体的书法就不重要吗?其实,在我看来,四体俱佳固然难得,但有一体的精熟同样也是很能体现一个人的书写水平。所以,我倒觉得没必要非要追求“四体皆备”不可,只要能将某一传统书体写出自己的特点来就行了。比如宋代大家苏轼就曾说过:“吾虽不善书,晓书莫过晋、魏间,钟、王之后,唯右军耳。今尝观《兰亭集序》,又以为入品矣。”[2]作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苏子瞻尚且认为王羲之的字已是进入了最高水平的“一品”之列,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将“四体皆备”奉若神明呢!

优质答主

刘墉(1720-1805),字崇如,号石庵、青芝居士等,清乾隆时著名书法家,山东诸城人,官至太子少保、东阁大学士等职。他擅长行书和隶书。

他的代表作有《临颜真卿大字古诗帖》、《临米芾蜀素帖》、《书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还有著名的《小楷洛神赋》长卷等等。 刘墉的作品流传甚广,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他的作品风格上追求“遒劲而富于秀气”,既保留了他所继承的古人法度,同时又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个人趣味——这也是他的艺术成功之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