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书法怎么写?
庚子年这个题面,如果只问字如何书写,而不涉及政治和历史的话,那么答案应该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两个字“金文”或者“石鼓文”。 之所以选择这两种字体,其理由和庚子年这段历史有密切的联系。 在120年前,也就是清光绪二十六年(戊戌年)的冬天,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的农历是庚寅年,因此这一年被称为“庚寅之变”或“庚子之变”(也有称“庚子乱”、“庚子国变”)。由于义和团运动被帝国主义所扼杀,战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十年又与另一段历史紧密相连——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就是北大,当时的北大校长正是蔡元培先生。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的儒家思想进行了猛烈抨击,与此同时也对中国古代文字进行了大规模的简化,但是过于仓促和随意的方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效果,即出现了很多笔画简单但根本不实用的简体字,这些字的字形严重扭曲和变异,完全背离了中国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法则。同时期的日本明治维新也进行着一场大变革,这次改革的方向是将汉字的笔画简单化,以适合印刷技术的普及。当时日本采用的方法也是从古代汉字中选取合适的部件作为基础,然后加以简化,最终形成了今天日本人使用的平假名和片假名两种字体。这种用古代汉字为基础来创造现代字体的做法为后人所沿用,如大陆今天的简化字以及台湾地区的正楷字,都是以古楷体的结构为基础进行简化的结果。
无论是上世纪初的八国联军入侵还是之后的五四运动及后来的国民党政府进行汉字简化改革,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最直接的表现之一就是中国的语言文字,尤其是汉字的使用方法和发展方向。 回到现在,在当下汉字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书体,其中比较常见的包括魏碑、小篆、汉隶等,而在这些书体之中,又有两个是最能体现出中国人骨气的——分别是魏碑和石鼓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魏碑是北朝时流行的楷书字体,其风格雄健质朴;再一个就是因为庚子之战发生的地点就在北京附近的石鼓山上,而石鼓文的源头则是西周时期的文字,这两个东西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而且极具代表性的文物和文献,它们的出现时间虽然相距了上千年,但其背后所展现出的中国文化却是一脉相承,而这种传承最鲜明的特征便是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敌侵略时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众志成城的爱国热情,这正是我们当今社会最为宝贵的财富和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