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翡翠的区别?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以前教学生做实验的时候,经常说的话“只有当你完全理解这个原理之后,你才可以考虑怎么去运用它”。 很多初学者看到祖母绿和绿碧玺的戒面很接近,就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来。但是仔细想想,这两者的成因却是大相径庭的。所以,想要弄清楚这二者的区别,我们就得从它们的形成过程开始了解。
目前业内认可度最高的玉石种类划分依据是,根据矿物的颗粒形状将玉石分为粒状、纤维状、闪透石玉质、毛毡状等四种。其中,以粒状为主,而纤维状的和田玉最为名贵。 祖母绿属于纤维状玉质,绿色是由铬离子致色;而翠丝(即绿碧玺)则属于闪透石玉质,其绿色的色调由镍元素致色。
在自然光下,仔细观察两块宝石,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祖母绿的内部有平行排列的条纹(见图一),这就是由于晶体形态所致。而翠丝则没有这一特征,它的结构看起来更细腻一些(见图二)。 但是!请注意!当我们在比较这两种宝石的时候,需要特别小心的一点就是,不要直视日光下的祖母绿或翠丝,以免损伤视网膜。
图一 图二 当我们将光源调整为弱光状态时(如手电筒照射或者夜晚的灯光下),上述两种差异顿时会消失不见,此时再观察它们,除了部分抛光效果好的首饰能看见表面上的细密纵横交错的纹路以外(这些纹路其实是宝石的结晶纹,在所有的玉石中都会存在,只是祖母绿和翠丝由于材质不同,这种结构会在表面不均匀分布,形成了类似“网纹”的效果),我们几乎无法通过肉眼再区分两者了。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不推荐使用肉眼去衡量判断祖母绿和翠丝的大小、质量。最好的方式还是借助放大镜,如果用户非要估测,请务必记住,同样体积的祖母绿会比翠丝看起来更加厚重大气些。当然,这是针对于同等品质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