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王派书法什么?
关于“让王”、“后王”的概念,以及王羲之一生经历,可参考以下文章: 一、“后王”与“前贤”——以《世说新语》中的记载为例 “让王”这一称谓始见于《世说新语·德行》: 孔融被收作囚徒时,宾客都离开他。只有太中大夫陈仲弓一人到狱中看望他,问他原因。他说: “元方、季方二子,各有所立。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原文是“难兄难弟”);足下欲何所图(意即打算如何)?” 陈仲弓回答说:“老弟我听说‘君子的行为,遇到危难才能显出大节’。既然如今您面临困厄之状,那么我就不再远离了!”
这里所说的“让王”并不是将天下禅让给王允的意思,而是指孔子所说的“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也就是说,在孔融的眼中“让王”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约束,而是一种超越于道德之上的勇气和担当——而这也正是其敢于冒杀头危险去营救董卓余党李膺的原因所在。 后世学者也常以“后王”来指代王羲之本人及其作品。晋葛洪撰写的《神仙传》中就曾经把王羲之说成是天神转世: 王羲之字逸少,本会稽人,曾官右军将军。早慕仙道,曾遇仙人郭璞。又闻南方有两人能炼食金液,遂往寻之。及见一人服水银,一人食木实。问其所以得长生之术,二人皆曰:「皆可修此二事,但苦不能疾吐耳。」既还,即合水银及食木实如所教。然每吐之,甚酸苦,不可复啖。又患目,亦因吐而愈。乃知服食可以长生,但不得其方故也。于是遂绝粒,不服谷药。
后来东晋中书郎庾友父丧亡,王羲之为之抚琴悼念。有人便对他说:「君家无子孙,何学人家此道。」羲之曰:「非若斯须忘怀而已,直欲相解,当无此心。」 这则故事出自南朝宋刘义庆著的《世说新语.巧艺篇》。文中提到王献之父死之时,王羲之曾经弹过一首曲子为其哀悼。但是这件事很快就被流传开了,并且开始被人们当作是一个笑话来谈论。
其实无论是对王献之还是对自己来说,这都不算是一桩美谈。因为在这些人的眼里,一个没有子孙的人学习他人的丧礼,就像是在做一件蠢事一样可笑。而且更可悲的是,这个故事不仅没有体现出“后王”的智慧与勇气,反而成为了人们嘲笑的对象。因此,我们可以说它并没有什么真正值得称赞的地方。 二、“前贤”与“后主” ——以南朝梁萧衍为例 南朝梁武帝是历史上第一位自称皇帝或者称帝的佛教弟子。他在位期间大力提倡佛法,并在南京兴建了一座大型寺院——同泰寺。为了筹集修建寺院的资金,他先后两次舍身出家。
据史载,这两次舍身都是由大臣们花费金银财宝赎回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527年4月16日-8月12日期间。当时南朝梁武帝因为身患重病而无法亲自主持僧尼大会,所以他只能命人在同泰寺内举行法会仪式代替自己参加。这次活动一共持续了3个月零1天之久。
第二次就发生在这一年年底至次年年初之间[1],当时梁武帝已经病入膏肓无法再出来主持僧尼大会了。于是他决定将自己的身体交给大臣们处理。不过这一次他并没有像上一次那样将自己交给别人赎回去了事。相反地,他直接下令让大臣们将自己送到同泰寺里进行为期一年的禅修活动。
从以上的历史资料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南朝梁武帝在禅定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幻觉,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跟佛菩萨有关联的——比如他会看到观世音菩萨给他送来衣服食物等生活用品;也会见到如来佛祖坐在云端当中为他授记未来等等情形......从这些现象来看的话,梁武帝应该是属于“先受法而后修道之人”[2],而非“先修道然后受戒”的僧人——因此我们可以推测,他的禅悦修行应该是由前人而启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