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有哪几种雾?
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昨天正好去瑞丽,给朋友买了几个挂件,在回上海的途中,就在想,要是能写一篇关于“雾”的文章该多好啊!(其实是因为我平时太懒了啦~)所以,今天特来献丑了。 先摆出我的结论——我理解的“雾”分两种,且都没有染色嫌疑:一种是天然色,一种是漂白染色。两者都可以出现在翡翠上,但出现的位置有所不同。(哇哈哈哈,是不是感觉很学术很专业~快夸我!)
为了便于理解,我把“雾”分解一下——“雾”=“玉”+“素”。“玉”指玉石(含翡翠);“素”指没有色彩的透明物质。合起来就代表没有颜色的透明的玉石。 所以,接下来我就要好好分析分析了。
先放几张图感受一下。 图一:这应该是天然的石皮,俗称“黄蜡壳”。注意看表面有一层黄褐色粉末附着,这就是所谓的“石皮”。这个是没有经过抛光打磨的,如果抛光打磨掉这层“石皮”,里面的颜色会显露出来。
图二:这是经过抛光打磨掉的“黄蜡壳”,可以看到一层薄薄的带有黄色泽的颗粒状结构紧贴着翡翠的表面。这种结构我在好多料子上都看到过,所以可以肯定地说这种是天然形成的。而且因为长期与翡翠内部的结构相互影响,导致形成这种结构的矿物颗粒之间有一定的渗透性(虽然我很不想用“渗透”这个词啦……但是好像没有其他词能够表达这种意思……),所以时间久了,这种结构和黄色的色调就会融入翡翠的内部,成为翡翠的一部分。至于颜色为什么会呈现出黄色调,我想应该和土壤里的微量元素有关,当然这也是我的猜想……
图三:这个是经过酸洗注胶的翡翠原石,可以看到表面有白色飘花、淡青色结构(类似于玻璃的光学效果),还有细小的绿色团块,这些都是天然形成的。最特别的是,在这层结构的外围,有一圈浅色的环形带,我估计应该是腐蚀作用的结果,因为翡翠表面的这一圈结构看起来似乎比较松软。(原谅我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词……)
图四:同图三一样,也是经过酸洗的翡翠原貌,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可以观察到更细致的绿色结构。同样,在外围也有浅色的环形带。
好了,有了上图,解释起我的结论就应该很简单了吧? ——我理解的“雾”有两种:一种的天然色;一种的漂白染色。 天然色指的是像图一那样,原本就存在与玉石内部的,未经人工干预的颜色。这些颜色可能是原生色,即矿物的本色,也可能是次生色,即矿物质受环境影响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的颜色。总之,天然色就是天然存在于玉石内部的,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下也不会褪色的色彩。
漂白染色是指把外观不满意的玉石进行酸洗(注胶)后,再行染色的做法,目的就是把原本的瑕疵掩盖或者除去,使得玉石整体观感更好。这里所说的“染色”应该是比较温和的“浸染”,而不是涂上鲜艳的油彩…… 说了那么多,不知道大家对“雾”是否有新的认识了? (๑•̀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