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杂石和翡翠?

毛山雅毛山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要区分是杂石还是翡翠,首先得了解什么是杂石。 所谓的“杂石”是指天然形成的,由各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这里的“组成”是指三种或三种以上的矿物构成。因为如果只有一种矿物的话就会形成一种颜色、一种结构和成分均一的物质,这种物质就是纯碱金属硅酸盐(例如:纯橄榄石为Mg2SiO4);而两种矿物的组合就相对简单了(比如:赤铁矿+石墨=铁碳合金)。所以只有多种矿物组合在一起才会出现复杂的颜色和结构。

了解了杂石的定义,再来看看什么才算是翡翠吧!根据目前我国的法律规范,只有含有一定比例的翠性(主要成分为铬离子和绿辉石)的碱性辉长岩方可成为“翡翠”,否则只能算作“石头”(这里未考虑种水情况下的分类)。我们区分二者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是否含翠性,如果有则属于翡翠,否则就是杂石。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在自然界有很多含翠绿色的矿物,这些矿物多数为含铬铁矿等金属氧化物的岩石。如果我们仅凭肉眼及简单的工具就很难分辨它们是否是翡翠了。所以我们还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和技巧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识别翡翠。

观察法 观察法是最基本判断方法。 首先仔细观察宝石的颜色,因为不同颜色的宝石其价值相差很大。 其次再仔细观察宝石中的瑕疵和内部特征,因为这些细节往往能告诉我们更多的故事——比如这块宝石的形成环境、过程以及它所经历的沧桑等等。最后还要仔细观察宝石的表面,看看有没有被人工优化处理过的痕迹。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就可以大致判断一块宝石是翡翠还是其他玉石了。当然这个方法并不是万能的,因为它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才能很好地运用。

放大镜检查 如果采用观察法难以鉴别时,可借助仪器帮助判定。 用10倍以上的放大镜直接观察,如果是翡翠,可以看到其中的翠色晶体,如阳起石、透闪石;若不是翡翠,则看不到上述晶体。还可以看到其中是否有白色纤维状物(如果是白玉籽料则应有),如有则说明这不是翡翠。

另外还可观察到宝石表面有无“麻子”,即宝石表面分布的大小、疏密有规律的凹陷,这是由于抛光不彻底或颗粒间挤压形成的,这种外观一般只会出现在翡翠上(除了玻璃种之外的其他中低档翡翠品种通常都会有些许“麻子”)。最后还可观察宝石表面的光泽,如果为强玻璃光泽或弱油脂光泽,则是非翡翠;如果为强金属光泽,则为翡翠。

占博妍占博妍优质答主

由于杂石和翡翠在颜色上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再加上杂石本身的色调和翡翠也比较接近,所以,当两者被磨光后,就形成了很大的混淆性,如果不经过详细的观察与检验,单从表面看,确实很难把两者分清。

翡翠主要是由硬玉组成的,具有细粒,中粒多晶的集合体形态。它内部的晶体的含量很高,常常可以达到95%-100%。杂石内部晶体含量往往低于5%,甚至没有晶体。这些都反映在玉石肉眼鉴定上,给鉴赏家提供了鉴别的依据。

在光线的照射下,翡翠常常呈半透明的玻璃光泽,有时还具有特殊的“翠性”和“橘皮效应”。而大部分杂石呈蜡烛光泽或树脂光泽,透明度也较低。

如果观察翡翠的断口处,可以发现因受外力作用而断裂,它的断口呈锯齿状,而组成杂石的玻璃类物质,其断口多呈贝壳状。这两者在颜色上有着本质的区别,翡翠的绿色渗透于石之内部,与周围组织融合自然,绿色在放大镜下呈柱状、角状、斑点状等形态。而杂石的颜色多不自然,呈条带状或丝缕状。

如果还是分不清,就要借助测试仪器了,杂石虽然在颜色和外观上都像翡翠,但是其内部组成物质却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不能被人的肉眼所观察到,但可以利用红外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

翡翠中的硬玉主要化学成分为钠和铝硅酸盐,其内部组成元素主要是硅和铝,而杂石主要由钠钙硅酸盐组成,其内部组成元素主要是硅和钙。这些元素上的差异,通过专业鉴定仪器一测便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