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翡翠种老嫩?
这就要谈一谈翡翠的“种”了,在行内一般把翡翠的“种”分为三种:
1、玻璃种 (老坑种) 这种种水的翡翠,光泽强,透明度好,质地细腻纯净,内部无杂质或极少有杂质,多呈透明或半透明状态,在光的照射下犹如晶莹剔透的琥珀,是翡翠中的上品。这样的种水,做成品后,几乎看不出结构,只有通透灵动的感觉,非常漂亮。
2、冰种 这种种的翡翠,外观似冰块,清透凉爽,结构比较清晰,常有未完全消除的绺裂。但是,如果瑕疵不多的话,也是上好的首饰材料。
3、糯种 俗称“糯米种”,透明度差,相对前两种来说,显得有些浑浊。常见有粗细不等的玉筋,有时可见石花等。虽然没有前面的两种那么完美,但由于颜色丰富,也是常见的翠种之一。
当然还有更细的分类,行家会根据翡翠的结构、透明度等因素,给它进一步的细化分,分成更高等级的种头。而新近出现的“蛋面种”“芙蓉种”“藕粉种”“茄紫种”“梅子青种”等等,都是细分出来的品种。
不过,无论是哪一种种头的翡翠,只要是天然形成的,都会有一定的内含物。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天然的产物,不可能完全没有瑕疵。如果我们购买的翡翠,瑕疵过多,又或者说内有填充物、抛光粉等,那就要警惕是否是假的翡翠了。
种是行业内表达翡翠内部结晶颗粒粗细程度的专业术语,通常可用“老”、玻璃种、冰种、芙蓉种、粟(shu)粒种、豆种、糖茄子种、炉勾种等表示优到劣的档次来描述。
翡翠的种老嫩,是鉴定评价翡翠优劣最重要、最关键的依据,直接关系购买时的价格高低,所以对翡翠的“种老嫩”应全面地理解和把握。
通常老种翡翠多为玻璃种、冰种和芙蓉种,它们的内部结晶颗粒很细,呈纤维状交织结构,在同等色的条件下,此三种翡翠的价值、价格依次递减。对于内部结构为纤维状交织结构的翡翠,其透明度一般达到玻璃种、冰种、芙蓉种者,它们的价格差异很大,在购买时应仔细甄别,不要仅仅从肉眼观察,就认为差不多。由于其内部结构结晶颗粒非常细小,肉眼很难分辨,可以借助10倍放大镜仔细观察。
对于内部结构为颗粒状结构、细粒结构的翡翠,同样,颗粒越细、越均匀,透明度越高,其种越老,价格越高。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价同一档次的颗粒状结构翡翠时,应主要考虑“绿色”与“底子”的关系(即色形、色味和色占总体的比例),而不是单纯比较透明度的高低,透明度高的可能底子发灰、绿色差、色味差,透明度稍微差一点的可能色好、色味正,价格可能远远高于透明度高但绿色差的。
对于内部结构为粗粒结构及不均匀粒状结构的翡翠种较差,多为豆种、糖茄子种及炉勾种,其价格、价值都不会太高,而且价格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绿色的有无、多少及色味上,主要靠购买者对翡翠的透明度、绿色、底子等综合考虑、取长补短来完成购买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