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认翡翠玉有哪些?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给大家看几个图 是不是觉得非常的漂亮,让人看了之后有一股清凉的感觉,好像整个人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其实这就是冰种和糯种的翡翠给人最大的视觉感。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同样是翡翠,价格可以差那么多呢?那是因为虽然都是翡翠,但它们的品种是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形成的原因不同导致的。 市面上比较常见的翡是翠主要有:玻璃种、冰种、糯种。它们分别因为通透程度和细腻度以及内部结构的差异而价格不同。
1.玻璃种:像玻璃一样清澈的翡翠叫做玻璃种,它的透明度很高,几乎达到了全透明的程度,肉眼看上去就像玻璃一样亮晶晶的,显得非常的清透灵秀。所以喜欢这种透亮感的买家一般都会买玻璃种的翡翠。当然,价格也是最贵的。
2.冰种:冰种的特征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有种冰清玉洁的味道。它比玻璃种的要稍弱一点,但是又比糯种的要好一些。所以受到许多人的喜爱,而且价格也相对适中。
3.糯种:糯种的翡翠看起来有点像糯米汤一样,给人一种软软糯糯的感觉。并且由于糯种的翡翠内含杂质矿物颗粒比较大且呈短柱状,所以用手触摸的时候会有明显的硌手的感觉。这类的翡翠价格一般也是最实惠的。
除了上面说的三种最常见的翡翠以外,还有油青种、花青种、芙蓉种等。这些是相对比较小众一点的品类,因为其独特性,所以价格也会有高有低。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无论是什么品种的翡翠,只要品质达到了一定标准,那就是很贵的,比如上面的玻璃种。但如果品质达不到标准那就很便宜了,比如上面的糯种。所以在认识翡翠的时候,一定要认清它的本质,否则就会像下面这位题主一样买到假翡翠了。
翡翠是许多矿物质融合生成的,翡翠有五个基本质量等级,从最好到最次的划分如下。
"玻璃种“,指透明、冰片绿、祖母绿绿、紫罗兰紫、油青种
"冰种“,指亚透明、阳黄阳绿、蛋清绿、春带彩
"芙蓉种”,指半透明、苹果绿、天蓝紫、葡萄紫、水黄水绿
"冰糕种“,指微透明、粉紫、粉绿、茶黄
"干白种“,指不透明、墨翠。
一、翠性:
翠性也叫“橘皮效应“,翠性越明显,说明这块翡翠的颗粒越粗、越偏生,相应的冰种、玻璃种的好货翡翠,翠性相对较弱,越难发现。翠性与冰裂纹有区别,翠性是翡翠的独特特征,“棉'也具有翠性,而且棉的翠性要比冰裂纹明显。
二、看颜色:
颜色是翡翠价值的关键,不同颜色、色调、浓淡的翡翠,价值差异很大。颜色要求浓、正、阳、匀、和为上,水、底子为次。比如红色要是紫,绿色就要正,颜色要纯正不杂。具体判断翡翠颜色的要领有“浓不过正、正不过阳、艳不过匀、翠不过清”等。
三、裂纹:
翡翠的裂纹主要源于外力作用,比如挖掘、切割、加工、雕刻等形成的,裂纹的产生和矿物成分有一定关系。“X光机“可以测出翡翠是否有裂纹,裂纹一般不能透光,这点与冰裂纹有本质的区别。
四、密度:
翡翠矿物的密度在3.34~3.36,相应的翡翠的密度在3.25~3.40。可以利用测密度的液,测出翡翠的大概密度。
五、掂重:
有经验的人可以通过掂重来判断翡翠的密度,从而估出翡翠的质地。
六、听音:
通过敲击翡翠和用工具轻敲翡翠,听其声音,声音越清脆说明质地越均匀、越细,如果是“噗噗“哑声,则说明具有裂纹或质地不够均匀、颗粒较粗。但这需要有经验的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