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颜色的翡翠不好?
首先,要判断颜色对价值的影响有多大,我们首先要先了解一下有关颜色的基本知识。 天然宝石的颜色有两种,一种是天生自带的,称为“原生色”;另一种是后天形成的,叫做“次生色”。“次生色”又根据形成的原因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宝石的结晶过程中,混入其中的物质被染色而形成的,这种染料是不溶于酸的,所以我们用水溶解肥皂清洗是无法洗干净的,被称为“浸染型(或填充型)”色素;另一种是因为宝石在形成的过程中,来自周围岩石中微量元素的迁移和渗透而形成的,我们称这种类型的颜色为“氧化型”色彩。
以上几种类型的颜色,只有在非常极端的情况下才会影响价值,一般情况影响不大或者略有影响。比如“棉絮”、“石脑”等会影响价值,但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所以不会对价值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只有当出现“染色”的时候,才会有明显的后果,这时候要根据染色剂的不同进行区分: 如果染色剂是酸性的,那么这种情况属于“侵染型”着色,这种颜色对价值的影响最大,因为这种类型的长久污染是很难清洗干净,表面看起来不干净,影响美观,所以价值会降低很多;如果染色剂是碱性的,那么这就是典型的“氧化形”着色,虽然也会降低一些价值,但是效果不如前一种明显。
总之,要判断颜色对价值的影响程度如何,我们要牢记三点:第一是看颜色是否干净,有没有脏点、黑斑等;第二是看是否有缺陷,比如裂隙、瑕疵等等;第三是看颜色本身,是纯正的还是带有色调的,是浓艳的还是淡色的。。。。。。 在具体鉴定时,还要根据不同的种类,做进一步判断。
蔺卉优质答主紫色翡翠不受欢迎的原因,紫色翡翠的“紫”色并不是因为含有铬离子呈色所致,属于次生色,翡翠业内称“邪色”。
紫色的成因,紫色是在翡翠原生矿床(砾岩场)形成后,受构造、气候、降雨、地表径流等外动力作用影响,使得翡翠矿体遭受破坏,其中部分翡翠原矿块被带入到平缓的地质地貌环境中。在此过程中,一些含铁、锰、铝的物质在翡翠表面作次生迁移和赋存,并与翡翠中固有的钠、钾元素发生热液交换,生成铁锰铝钠长石、茜色钠长石等含铁、锰、铝的“霓石”类矿物晶体,并以镶嵌、沿裂隙充填等方式在翡翠表面交代或替换翡翠的原生结构,形成了翡翠的次生颜色。
紫色的存在,紫色的产生、存在,说明该翡翠原矿块在矿场中经受过次生地质、地表风化作用的破坏。其紫色主要存在于具有柱状、针状、长片状结构特征的“霓石”类矿物中。紫色翡翠一般内部、心都呈白、浅绿色。由于含有“霓石”类矿物在光的反射和折射中产生干涩的闪光,翡翠业内称“邪光”。
紫色对翡翠的影响,紫罗兰色翡翠一般只应用于雕刻制作小饰品或戒面,其颜色在饰品内部不能出现明显色带和色斑。同时,由于“霓石”类矿物晶体的存在使得紫罗兰色翡翠的“翠性”在饰品的某些侧面会显得较为模糊。紫色翡翠的耐久性,由于紫色翡翠内部有“霓石”类矿物存在,对酸等化学试剂的耐久性差。
紫色与红色翡翠的鉴别,紫色翡翠在长、短波紫外光照射下分别产生较弱的黄绿色、黄绿色荧光,相对荧光较弱;红色翡翠不产生荧光或荧光较弱。
结论:紫色翡翠的“紫”色,与“红、绿”色相比,颜色纯度较低、鲜艳程度较差、色饱和度较低,且由于颜色及矿物存在,在光的反射、折射中产生的“邪光”较弱,颜色透光度及透明度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