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种翡翠值得加工吗?
这个问题,其实问的有点矛盾: 值不值得加工,取决于原材料本质与加工成本之间的差价。如果原材料的价值高于或至少等于加工成本,那当然值得加工;反之,就不值得。 所以问题其实是:把一坨不值钱的垃圾,通过手工费赚点钱出来,这样做有意义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题主自己决策,我们只能给些建议: 这块石头,是朋友送的,所以买的时候没花多少钱——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涉及到一个问题:这块原石既然是你花“很少的钱”买的,那么即使它做出来什么价值都没有,也不至于让你亏太多了。
不过从图片上来看的话,似乎稍微有点底子,那就值得琢磨一下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相当棒了!质地好、底色好还有色,起码可以磨成一个很精致的小挂件。这样的话,哪怕最后只卖几十元,也算是值了——至少物有所值。但如果能把颜色扩大一点甚至多弄点颜色出来就更好了(因为现在这种绿色调虽然不错,但是过于淡)。
当然,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能取到好的片料,然后切出一个牌头来。如果能做到这个程度的话,这块原料就算很成功了,至少也值得花一些工夫加工了。 如果上面这些幻想都无法实现呢?比如说颜色无法扩大,底子也不好,根本不足以磨成一件成品。那怎么办呢?
也有办法,就是把它雕成一幅画。比如说可以把它的形状特点稍加修改,雕成一幅山水画或者人物戏图,只要雕刻的工艺比较精湛,那同样可以卖一个好价钱(毕竟有颜色的地方总是抢眼的)。只是这样做的话,加工成本可能会高一些。
就如人天生的资质一样,原料的种份优劣基本上是不可改变的,我们经常形容人的资质为大智、小智、聪慧、愚钝等,其实翡翠的种份也是如此,有老坑玻璃种、冰种、绣种、芙蓉种、水粉种、糯种、普通翡翠等等区别。由于翡翠原石的内部具体状况在购买时是不可见的,因此在购买赌石时常会将以上这些好的“种”比喻成中奖机率的百分比,如百分之百、九成、八成、五成、三成、一成等等。今天在这里我们就不具体讨论翡翠种份与中奖机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而是专门来说“糯种”翡翠。
什么是糯种翡翠
糯种翡翠是在最近几年新发现的翡翠品种,它与其他品种翡翠的区别在业内还存在一些争议,因此很多翡翠商也将糯种翡翠称做“芙蓉种”或“冰豆种”。在玉雕界,一般称内部见细微白色絮状物质的透明绿色翡翠为“芙蓉种”,而称其内部见微透明硬玉晶体与透明硬玉晶体共生的透明绿色翡翠为“冰豆种”。由于“芙蓉种”翡翠的内部特征与水粉种翡翠很相似,都属于内粗外细的品种,因此将这种“内粗外细”的翡翠都划入“糯种翡翠”之中。
糯种翡翠如何鉴识
鉴别糯种翡翠主要是通过肉眼观察翡翠内部的特征,如果翡翠为绿色,其内部具有细微白色絮状物质或微透明硬玉晶体与透明硬玉晶体的共生结构时,这样的翡翠我们称之为糯种翡翠。糯种翡翠的绿色颜色一般较浅,呈薄荷绿或浅湖蓝色,色度在50%~70%之间。
糯种翡翠可以加工
糯种翡翠在颜色和透明度两方面都优于一般翡翠,其绿色虽然不深,但还是达到了鲜艳的标准,同时透明度达到了微透,这都为玉雕的创作提供了好的前提。糯种翡翠的颜色一般色调均匀,可利用性较高,玉雕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创造力进行艺术创作。在糯种的翡翠中,如果出现有紫罗兰色与绿色相间时,紫罗兰色一般色调较深,成片出现,绿色一般颜色较浓,点状出现,这样的糯种翡翠是难得一见的珍贵品种,非常值得进行玉雕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