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别翡翠的绿根?
在翠友群中,经常看到有刚入坑的新人发图问“这是冰种吗?”“是糯冰还是糯种啊”这类问题。其实,通过观察就可以大致判断出翡翠的种水,根本没有必要问这个问题。 首先看光泽。天然翡翠光泽明亮,细腻、润泽而透明;而仿冒品多呈蜡状光泽或树脂光泽,且多有裂纹。其次看结构。天然翡翠颗粒间结合紧密,难用刀划动;而假翡翠用金属工具可以轻易刻动。最后看颜色。天然翡翠的颜色自然和谐,分布均匀;如果看到颜色浓淡不一、分布无规则的,就要慎重了。
不过,上述方法只能粗略的判断翡翠种水,如果要更精确的判断,就需要借助一些专业装备了——例如使用放大镜或者显微镜进行观察。 还有一种简单粗暴的方法,那就是掂重量。对于同体积的翡翠和玉石,天然翡翠因含铁元素会明显重一些;而对于同质量的翡翠和玉石,天然翡翠的体积会稍微小一点。当然,这种方法需要多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
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个简单的小窍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初步判断出翡翠的种水——那就是看价格。一般来说,在正常交易情况下,如果一件翡翠的价格低于平均值,那么就有可能是仿制品。因为天然翡翠即使品质再差,也有很多可以雕出价值来的,所以价格很低的基本可以放弃了。
通常我们理解的翡翠有玻璃种、冰种、豆种等透明度较高的翡翠。一般这些翡翠只有绿色的,绿色的翠性是容易看出来的,点状、柱状的结晶体,行家称为苍蝇翅,这是鉴定翡翠的特征,在透明度高的翡翠很容易观察出来。透明度低的,业内称为干青者,不绿的部分多呈白色,翠性有时也观察困难,但仔细辨认还是可以辨清翠性的,也有部分干青不绿的部分呈深绿或黑绿色,这种干青绿得根深,故又称为黑根,或闷绿,这类干青透明度很差,甚至呈不透水状,是鉴定翡翠的一个难点。
鉴别翡翠“绿根”须把握以下五个要领:
一是“根”。此绿根深扎,绿而不透是其特征,绿的边缘可有褐色晕圈。此色是在硬玉前期形成的,故在硬玉的裂隙中很少见到。其他仿冒品无此特征,此为关键性区别特征。
二是“皮”。黑根多有极细的褐色小绺,绺坑中有绿,绺坑呈风化状,与A货同;染色石皮肉无别,有大裂,无绺坑,染色石皮肉一色。
三是密度及声音。黑根密度较大,有沉重感,碰撞声沉闷,有起灰状水雾,其他仿冒品种密度小,声音清脆。
四水线。黑根中水线较粗,线条模糊,其他仿冒品种水线细而清晰。
五凹处是否积黑。黑根置于强光下,棱角、刻痕、凹槽处见有阴黑,其他仿冒品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