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元有哪些?
从元朝开始,民间就有使用“银锭”的习惯,而元、明、清三朝,法律中都明确禁止私自动用面值较大的银锭,违者都要受到严惩。 清朝初年,朝廷规定:内外大小官员的俸禄都以“白银”或“钱粮”(即银两折合成制钱的数量)形式发给,不得领取铜钱。到了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军兴,国库耗空。咸丰帝无奈,只好准许各省在“铜本足数”“铜价平稳”的前提下,铸钱补库。后来,为了支付军费,道光帝又先后多次允许各户部和各地铸钱局开铸当十大钱(即当十文面值的铜钱)和铜元。这些货币形态的变化,最终导致了银元的诞生。
目前我们比较熟悉的银元是“袁世凯”银元,因银币正面镶嵌有袁世凯左侧五伦图及铸造年分,又称“袁大头”,共有民国三年(1914年)、民国八年(1919年)、民国九年(1920年)、民国十年(1921年)、民国十五年(1926年)造等多种版别;还有“孙中山”银元,因背面图案都是中中山先生侧面像,故称“孙小头”,共有三民主义、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五星、六星以及嘉禾等版别;此外还有“胡锦涛”纪念银币等等。
以上这些银元,虽然币面上刻有“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但它们却都不是我们的法定货币。因为现代意义上的人民币发行起步于1948年12月1日,当时颁布了《人民币章程》,以法币替代了国民政府的“法币”和“关金券”,这是国家主权的象征。 而清末民初的那些钱币,尽管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但由于发行量巨大(如光绪元宝铜币的发行量高达1亿枚左右),现在已经很难买到。至于“袁世凯”银元和“孙小头”,由于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初期曾大量生产,目前也很容易买到。所以,如果非要说我国近代都有哪些银元的话,那么它们应该是“光绪元宝”、“奉天光绪癸卯宫币”、“云南省光绪元宝”、“广东光绪元宝”、“广西光绪元宝”、“贵州光绪元宝”、“湖北光绪元宝”、“江西光绪元宝”、“河南光绪元宝”、“河北光绪元宝”、“四川光绪元宝”、“江苏光绪元宝”、“浙江光绪元宝”、“福建光绪元宝”、“湖南光绪元宝”、“山东光绪元宝”、“山西光绪元宝”、“甘肃光绪元宝”等。 除了上述的这些圆形银币外,我国还曾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分别铸造过“方孔钱”(俗称“袁大头”,实际包括袁世凯、袁允承、袁克定三人头像,以及“中圆”“贰角”“伍角”“壹角”四类)和“三角钱”(由英国伯明翰公司代铸,有“壹圆”“中圆”“贰角”“伍角”“拾角”五种面额)。不过,这两种硬币的发行量都不大,留存至今已经非常珍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