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浓和重哪个在先?
需要明确一个问题,即“轻重”概念是针对用笔用墨而言的。与“轻重”相对的概念是“干湿”。 古人论用笔,有“劲、健、轻、重、浓、淡”“疏密、虚实、苍润”等概念(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
其中与“重"相关的概念有“浓、焦、重”等,且“浓”字出现频率最高。如“浓墨法”“浓墨重彩”“浓淡相宜”等。可见,在古人的语汇里,“浓”与“重”是一对相应的概念。 至于“先浓后重”的说法则源于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中的“墨欲浓,笔欲重;墨欲少,笔欲轻。”这里讲的“浓”应该是“用笔浓”而非“用墨浓”。
明.唐寅《山水诀》云:"用墨须要淡而润泽,浓而复匀,切忌淡而燥,浓而黑。”这里讲的也是“用墨”而非“用笔”。清.方薰《山静居画论》中说:"画竹之法易知者……惟用笔细而不浮,淡而能腴,浓而在骨,干而润滋,肥而有力,瘦而有肉,如是而妙矣。"这是讲"用笔"用墨之相生相成的关系。
从古代文人的语汇里可以看出,“浓”与“重”是相互对应的概念,二者常常一起使用;同时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先用“笔”而后言“色”(墨)“色(墨)”重在渲染,“笔”重在勾勒。 用墨需“浓而不腻” ,用笔画需“轻重得体”。这里的“得”字很有讲究。古人一直认为笔墨是最难把控的技巧,所谓“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王维《山中与幽人先契》)。所以古人很注意把握分寸“轻重适度”“浓淡相宜”。
如果过分追求“浓”“重”往往适得其反,所谓“过犹不及”。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提出了“调和水墨”的理论,强调以墨为主,水为辅,力求自然湿润,避免泥泞黯淡。他在《画禅室随笔》中说道:“水墨太浓,神气不全。全在烟雨中淋漓取意,浓者极淡,淡者极浓,彼此得中和之理,斯为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