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70年前用的什么钱?
1948年,国民政府完成法币改革,建立货币发行制度。因为之前法币发行量太大导致通货膨胀,老百姓把钱买来的东西没多久就贬值了,因此改称“金圆券”,每320万枚法币兑换一枚金圆券。 同时期的英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英镑和黄金的汇率保持不变(战争期间曾放弃)。美国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再与美元挂钩。前两者都是纸钞直接锚定金价,中国则采用了“折中方案”——按外汇比率制定黄金价格,而国内发行的人民币则以法定形式与黄金挂钩,即人民发行多少货币,就必须拥有等价的黄金储备。这实际上是一种“准金本位”制度。
当时国际社会上普遍承认中国的主币地位,因此在进出口贸易、财政结算中多使用人民币。为了维持金圆券的价值,避免恶性通胀,从1948年底至1950年底,中央银行共收购黄金及外币2亿元,其中大部分是香港、台湾等地所存的战前遗留的银元。但这些资金远远无法满足需要。
于是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海关法》,规定凡进口货物,必须缴纳关税;对出口货物,除依法征免征出口税的外,一律视同内销,征收关税。
同年又颁布《中外合营企业法》规定外国投资者可以用汇票、证券等支付投资股本,但需经中央人民政府审查认可。由此吸引了不少外资。 而外汇来源于当时对外贸易的大批出口,比如纺织品。由于苏联供应的化肥、橡胶等战略物资,因朝鲜战争的缘故被迫减少供给或者涨价,中国把原来以进口粮食为主变为进口大豆代替,从而扩大了纺织业的进口原料,大量生产布料,进而赚取了大量的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