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邮票升值空间吗?
这个问题有点傻,但值得思考,因为现实中确实有人这样问,而且并不只问这一种问题,比如“新邮发行价高不高”“发行量那么少,会不会升值”之类的问题。 我觉得这些问题可以归为一类,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思路也应该是一致的。 首先要明确的是,从法律意义上说,邮票面值(包括电子盘中的数字)不等于发行价格,更不等于市场价格,而只是指“邮电部按照规定的面额发售”的价格——其实就类似于银行按照存款基准利率来计算利息的意思。
但是,由于现在邮政部门已经不再经营信件业务,所以人们习惯上把面值作为发行价格的代称,而习惯的形成又是如此自然,以至于很少有人去刻意区分两者的不同。 其次应该注意到,面值作为一种计价单位,在不同类型、不同年代的邮票中意义是不同的。在今天的网络购邮环境中,面值的这种功能性差异经常会被忽视和混淆。其原因在于,现在的新邮定价都遵循这样一个原则:以最低的面值保本(或基本保本),同时兼顾到最接近的上一档面值。这样的价格设定显然会给人造成一种“面值=售价”的错觉。 但问题是,这种“最低面值保本”的原则并非一成不变,在过去是有过变化的。在我的记忆中,80年代以前发行的特种邮票似乎都是按这个原则定价值的,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发行的特种邮票却大都打破了这项原则。同一套邮票,面值高低与发行量高低基本呈反比。
也就是说,过去的特57《牡丹》1.7元一枚,现在买到了40元;特62《红楼梦》4.5元一枚,现在买到了130元,这都不是完全出于炒作的原因,而是因为它们的成本实际上都已经高于了这个价格——尽管可能高出不多。
我认为,出现这类情况的原因是:过去我国的集邮风气相当浓厚,许多人都有集全套、集大版的癖好,所以在设计新邮的发行量时有一个考虑因素就是考虑到这些“集实寄封”者的需求,而这些人一般对价格不敏感,甚至为了集齐一套而愿意支付一定的溢价。另一方面,当时经济相对不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比较低,所以虽然邮品需求量很大,但却没有足够的货币购买力。虽然新邮的发行量都不算小,但总的说来价格依然是很低的。 而今,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发生了明显转变,集邮风气日渐消减,新邮的发行量虽然仍然很大,但价格却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一点,除了跟社会财富总量增加有关以外,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总之,判断新邮是否具备投资价值,发行量只是一个角度、一个因素而已,并不能决定一切。而衡量新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最重要因素应该是题材的重要性及其艺术水平,当然还要加上一个不确定的因素——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