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人民币到哪里去了?
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人民币。随后在50年代开始进行货币改革,陆续收回和销毁了票面价值较低的辅币纸币(一角券、二角券)以及旧版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 到70年代,又陆续回收了第三套人民币中的5角券、2角券、1角券,只留1元券、5元券、10元券、50元券、100元券。这些被回收的旧钞,统一交央行销毁处理; 第三套人民币于1980年开始发行,从这时候开始,“旧币”这个概念才开始进入普通人的视野。人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宣传——“收废铜烂铁,不卖旧钞”,这时的旧钞是指第二代人民币的8位编码的纸币(1987年后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没有沿用这一称呼)。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为了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国家需要大量引进外资,因此就需要让出一定的利率优势吸引外币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选择了渐进式汇率机制改革道路,实行挂钩汇率制度。在这一制度安排下,银行间外汇市场作为政策窗口开始逐步放开,人民币/美元利率也由此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之路——先降后升再下降。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新币发行的数量并没有完全跟上人民购买力提高的需求,市场上流动的资金量依旧偏紧,于是乎就有了一堆以“币”论价的金融衍生品——拆借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乃至后来的股市都出现了资金紧张的局面;企业融资成本升高,经济效益下滑;普通人存款无利可图甚至存在折价的可能;国家财政收入缩水…… 所有这些问题最终都可以归结到一个问题之上——经济发展速度太快,货币发行量跟不上GDP的增长。
从1979年到2006年间,我们的GDP增长了约53倍,但央行发行的货币只增长了不到4倍;而人口同期却增加了接近60%。也就是说,同样是一块钱,在个人手里的时间比从前缩短了很多——钱更“不值钱”了,这种感受是显而易见的。 在这种“钱不够用”的感觉之中,我们渐渐淡忘甚至忘记了曾经有过“钱多得用不完”的时代。虽然那时可能经常挨饿,但是物质并不极度匮乏,而且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相对平等的社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