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5元背景是哪?
这个,得从五元的诞生说起…… 1947年,上海民生百货公司要进货,为了防假币,老板亲自去了广州央求国民党政府代发货币,并承诺发给政府的手续费高于一般银行。(当时国民党的财政其实挺困难的) 于是,在当年12月,由中央信托局代理,正式向上海、南京等地的小商家发了总价值10亿元的法币。 这批钱一共有四部分:
一、是四千万的“关金券”(给海关用的);
二、是一亿元“华福券”(给华商使用的);
三、是四千万的新中国建设券;
四、还有一亿新币。 上面印有不同面值,都是当时最流行的钞票,如关金券上写着“关金壹万元整”“华福券”上写的是“华福银行凭票足额”等等。 不过这些钞票都是“虚”的,因为当时解放军势如破竹,国民党正在准备全面溃败,怎么可能会为上海这些小商人买单?! 为这些小商人发行的这批巨额法币,就当做是“消费贷款”吧——你放心,将来战局稳了,我们一定会还钱! 当然,这种“债”是不靠谱的,随着国军的节节败退,这“四亿余”法币自然成了废纸一张。 到了1948年夏,国军兵败如山倒,已经退守台湾,大陆仅剩余华南和西南地区尚未解放。为了稳定西南和华南地区的经济,国民政府决定在西南地区发行一种新版的人民币,作为临时流通货币使用。 新版人民市的图案相当漂亮,正面分别是“工”、“农”、“商”、“学”、“兵”五个主题,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后重视工业、农业、商业、教育以及军队建设的方针。
背面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名,下边是“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和面额。 不过当时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废除法币,只留广西等个别地区继续使用,所以这套新钞在各地都不受待见。尤其是“两广”,更是以物易物的形式进行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