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什么叫二罗马三罗马?
从1948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这一套人民币共有10余种面值,最小面额为1元,最大面额为5万元! 由于抗战刚刚胜利,当时经济混乱,物价飞涨。为了稳定市场,人民银行决定采用“发钞”的方式印发钞票(就是直接印钱)。但这么做有一个问题很难解决——如果票面太大,人们不会使用;而假如太小额,就不方便交易。最后他们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1元钱分成10份,每份10角,用10个“1"和10个"2”组成1张1元的钞票. 用10个“1”和10个“3”组成1张2元的钞票....... 依此类推,有一分钱的钞票,有一角钱的钞票,还有五元、十元和50元的钞票。
但这么做的后果就是,人民币的防伪措施相当差,假币层出不穷。 到了60年代中期,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外汇紧缺,我们不得不大量印制人民币来获取外国人手上的外汇。但是这样做会带来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货币超发。于是央行想办法在纸钞上做了改良,首先把原来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额改成了汉字小写,并且将原大写金额“壹圆”“贰圆”…改为拼音“Yi yuan”“Er yuan”….同时,他们又在旧版钞票的基础上采用了新工艺,使得假钞再次无从下手。
但这只是改良而已,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到70年代后期,市场流通的中钞中,伪币的比重已经高达16%. 怎么办呢?银行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难题——再印钞票!不过这次不是直接印钱了,而是发行第二套人民币——用新钞换旧钞,以新易旧嘛!你手里的旧钞我收走了,我新发行的钞票你拿着去换其他东西吧! 这下子可好,本来纸币上就很难防伪,这新版纸币不仅取消了银元的图案和花纹,而且改用红蓝双色纸张,甚至用荧光油墨印刷,使假钞制作难度再度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