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币还能流通吗?
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 由于战争环境,当时的钞票制作条件较为落后,因此第一套人民币的防伪措施不是很先进(这在当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使得这套人民币出现了假钞,为纸币印制造假提供了“素材”。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物资供应紧张,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以第一套人民币为主,这给假钞制造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手工工艺制作假币,以假乱真,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为了打击伪造人民币的犯罪活动,确保人民币的正常流通,1950年至1953年间,公安机关先后逮捕了170多名伪造人民币的犯罪分子,他们中有些人甚至将假钞运往台湾等地贩卖牟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钱币印刷防伪技术的进步,如今的手工假钞已难以问世。但是,犯罪分子在虚拟网络世界却找到了新的“阵地”。有些网民看到网上有买卖人民币的信息后,认为有利可图,便按照对方提供的网址链接进入一个名为“X元X元人民币兑换网”的网页。这个所谓的网站页面制作粗糙,用户只需输入要购买的金额即可进行确认,随后会收到一封邮件,附件中是一个需要用户下载的软件。如果点击打开邮件中的软件,电脑会自动下载并执行里面的命令,用户的银行卡账户就会被盗取资金。
目前,各类网络购物、第三方支付等在线支付方式已成为人们的首选,而网购的便捷使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心仪的商品,但这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近期,公安机关在破获一起案件时就发现,犯罪嫌疑人竟然通过修改网页的方式,将假冒的银行登录页面置入正规银行的域名中,并在后台操控。每当有人输入账号密码时,他们的电脑就会记录这些信息并通过特定的通道发送到诈骗团伙掌握的邮箱里,从而获取不法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