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票有收藏价值吗?
“布票”是改革开放前发放给城乡居民的购棉凭证,它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主要用来购买国家统销的细沙棉(包纱);60年代,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和工业、军事等对棉纺织品的需求,开始发放“布票”,同时停止发放“购棉券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布料的需求量急剧增长,为了调节供需关系,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国务院批准纺织部拟定的《加强布匹调配管理,保证市场供应》的通知,决定恢复“购棉券”的发放并沿用至今。虽然“购棉券”“布票”在形式上发生了改变,但实质从未改变,均是指国家对民用纺织品的一种计划调控措施。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长期战乱,国民经济百业待兴,面对巨大的财政赤字,党和政府毅然实施了被称为“国有化运动”的统购统销政策。1953年底到1954年初,全国商业系统召开第一次全国贸易会议,统一了全国各地的商品价格,布匹的价格定为每米0.048元,比解放前的价格涨了5倍多。与此同时,为抑制物价上涨,还实行了以粮代赈的政策,即用粮食代替建没用的棉花,按照一定标准折合成现金给予补助。
然而,这种建立在庞大计划基础上的统购统销制度存在着明显缺陷,一方面使企业和生产者失去对市场的判断力和应变力,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从1978年开始,中国逐渐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以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作为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信贷和价格体系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而“布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被取消的。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布票”和“购棉券”一样,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物资极度紧张的写照,也是政府为了解决群众穿衣难的问题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布票”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人们再也见不到它的身影了。